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注意力演变、制度困境与对策
白丽
[摘 要] 中国的经济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而大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成为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成了目前最重要的问题。该文根据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创业政策等,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以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经济体制转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能让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更好地延续下去,政府和高校在其中需要扮演重要角色,制定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准确地定位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目标,促进大学创新创业政策的执行并同时进行完善,在资金上加大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并创造有利于大学生进行创业的环境。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后,大学生创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1]。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我国大学生迈入创新创业新大门的充分体现。从政策演变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是20世纪90年代末创业政策的延续。为了更好地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必要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形成演变进行分析,并对政策的特点和方向进行深入了解,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政策进一步完善,鼓励大学生积极创新创业[2]。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历史演变
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从政策的演变层面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探索阶段
第一阶段是创新创业政策探索阶段,创业教育的概念始于1998年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主要目的是鼓励全国高校教师和学生创立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这也标志着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政策拉开了序幕。为了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加快推进,教育部在1999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为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可通过小额贷款等方式在资金上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2002年4月,教育部在普通高校创业教育工作会上提出,对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从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包括简化工商和税收等手续的办理,我国相关部门共同帮扶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开始。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创新創业政策是以政府为主导作用,政策内容不具体,主要以鼓励为主,政策操作性不强[3]。
(二)第二阶段:推进阶段
第二阶段为创新创业政策的推进阶段,教育部于2004年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予以鼓励和政策的扶持,包括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等。教育部于2006年发布的《关于做好2006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重点工作的通知》指出,必须贯彻执行大学毕业生创业政策,侧重点对大学生创业予以扶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包括创业教育的指导培训工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大学科技园区。2007年,教育部提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学内容中引入了创业教育课程,明确了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200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应当通过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即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从而使创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以创造为就业[4]。
(三)第三阶段:完善阶段
第三阶段为创新创业政策的完善阶段,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逐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2009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公告》,呼吁在学生创业服务方面需要加强。教育部设立了高等教育机构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对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进行指导。2010年4月,人力资源部、教育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实施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和《关于大学生创业计划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关于大学生创业劳动保障、人事代理服务、社会保险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使大学生创业时的社会保障问题得到妥善解决。2010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做了进一步的明确,使创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较大改善。根据这些文件,各部门不断地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各方面的扶持力度。
(四)第四阶段:网络阶段
第四阶段为创新创业政策网络阶段,2015年,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形式受到大学生进行创业的青睐。2015年5月,《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高等教育全面改革的突破口就是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化改革。通过社会力量和各种形式帮助大学生进行创业,如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等。
2015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为了加快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所有高校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在学分系统中纳入。还强调相关部门要完善创新创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鼓励相关部门制定对大学生创业创新有利的政策。2016年6月,教育部颁发《关于促进2016届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通知》,强调地方高等教育机构必须积极鼓励和促进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创业,并做好相关指导服务工作。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制度困境
(一)制度的不完善
这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最主要的制度困境之一[5]。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出现一套完整的法律与规章制度来对大学生创业创新进行约束与规范。所以,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时,不清楚具体的流程,在申请等过程上浪费了不少时间,这也使大多数大学生放弃了创新创业的念头。在大学生创业方面,规定了许多减免优惠政策,但是在真正实施这些政策时就会发现,大部分大学生无法达到优惠政策的设定条件或者规定的门槛,或者虽然部分创业能够进入优惠的范围,在最终真正优惠减免时,优惠力度并不大,而在申请优惠政策时,却要耗费很多力气。
(二)国家及地方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指导不足
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大部分缺乏社会和工作经验,创业知识储备不足,比如在创业成立一个公司时,通常需要了解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清楚市场规则,对金融和资本的流向、变动有足够的认识,以及对于一个创业集体的管理,对于市场的扩大、公司框架的构建等都要有涉略。要想创业成功,需要学习的方面很多。创业基地有利于大学生的创业,在大学生创业基地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即使国家和学校在创业基地方面投入了很多,做了大量的建设工作,但是创业基地还是太少,依然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因此,抑制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大学生由于身份的特殊,能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并不多。而国家和地方对于这些知识的指导是比较宏观而笼统的,这就导致很多创业最终只能走向失败。
(三)创业的社会保障不足
对于大学生创业的贷款、税费、人事管理、注册等,各地区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政策,但申请这些优惠的过程过于繁杂。创新创业需要资金的投入,而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大部分创业资金是自己筹集的,远不足以启动创业项目。大多数大学生创新创业资金都源于家庭或者亲朋好友,但是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就很难实现创新创业,政府用于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资金十分有限,不能填补创业初期的运行。国内的相关制度还不全面,贷款、税费等问题限制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6]。
(四)风险防控不足
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方案,没有完善的风险防控与评估部门。很多创业方案,存在较高的风险,在资金或者投资上有很大的短板,无法适应市场规则,容易破产或者失败。没有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指导,大学生经验不足,主要精力都放在创新创业的项目上,很容易忽视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法律问题。
(五)宣传不到位
在大部分大学,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宣传不足,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心形同摆设,对于大学生创业,也没有明显的支持态度。很多人在听到大学生创业话题时,通常都觉得大学生创业不是学生主业,学习才是学生的任务和主业。其实,大学生创业是一种很好的社会参与形式。要将大学生创业举措予以普及,改变群众和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错误认知,是一项重要的任务[4]。
三、大學生创新创业的对策
(一)制定完善的制度
国家可针对大学生创业出台一部完善的法律法规,其中的各项条款需要涉及劳动法、合同法、公司法等,能全面地考虑创新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法律争议,能对创业过程中的资金支持与使用、创业知识的教育、创业基地与活动中心的建立、创业公司的组织架构与管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对政府和地方做出指导和约束,明确地方指导创业时能够行使的权利以及应尽的义务。同时也要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对于有关职能部门的滥用职权或者不作为等行为,做出相应的惩罚。
(二)制定可行性较高的优惠政策
在制定优惠政策时,可将范围扩大,将门槛适当放低,争取让更多的优秀创业方案得到政策的支持。在设置申请优惠政策的流程时,尽可能将流程优化,变得更容易操作,减少申请流程的时间。增加创业补贴,可以对在校或已毕业的创业者,通过在企业注册的企业实体,向企业孵化基地和科技园等平台上的企业项目提供一定程度的补贴。提供更多创业服务给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服务给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包括政策、金融、评估风险、项目策划,支助政策的落实,使创业成功率得以提升,并提供创新创业移动服务给大学生,减少环节,提高效率[7]。
(三)成立并规范风险防控与评估部门
在对大学生创业方案进行审核与筛查时,风险的评估与防控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关系到创业方案的存活率。因此,在评估风险时,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将风险细化,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能为学生下一步的创业活动做出建设性的指导。对于风险很大的创业方案,不要急于否定,应及时返还,并告知学生需修正完善哪些地方。一个优质的创业方案和成功的创业计划,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必定要经过层层筛选与修正,才能造就一段成功的创业经历。只有做好评估后的反馈,才能避免错过优质的创业方案,也能有效地提高创业方案的存活率。
(四)做好创业知识的普及与宣传
在校园内宣传大学生创业的知识,可以贴海报、贴广告栏,举办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讲座和活动,制作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文化长廊。在社会,更要宣传大学生创业的文化,让大众认可并接受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可通过各地新闻平台或者当代新媒体等途径,打消社会各群体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消极想法和错误认知。媒体要立足实际,客观地报道大学生创业的信息,不能过于炒作,过分地宣传创业成功案例,要实际地反映创业信息,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尽快走向理性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7]。
(五)举办创业活动,普及创业知识
在校园内多举办创业的活动,普及相关的创业知识与流程,让学生对于创业的整体框架有足够的认知,可在校园图书馆内增加一些关于市场竞争、公司管理、创业思维、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书籍和报刊,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创业知识[8]。对于想要创业的学生,可每年组织几次集中的培训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加大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让学生们积累经验。
(六)政府给予支持与适当干预
对于成功建立起的创业活动,政府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并给予适当的干预。很多大学生虽在创业开始时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创业知识层面有很多涉略,但在实践上,仍存在许多短板。因此,政府对已经建立起的创业体做好监测,在出现风险时及时规避。
(七)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和谐氛围
创业是富民的基础,是强国的策略,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提升全民创新创业的理念。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等是影响创业意识的主要因素,它是不断积累发展的过程,社会应给予创业极大的关注,并鼓励在全社会创造一个和谐的创业环境。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提供给学生,把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挖掘出来,帮助他们构建创新创业意识[8]。只有当创新创业成为一种大的氛围时,创新创业的发展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結语
创新创业一直是各大高校在开展又容易被忽略的一项活动。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家对校内创业越来越关注。大学生创业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还能够缓解就业压力。但大学生创新创业仍在许多方面存在欠缺,比如优惠政策的不合理、创业方案存活率低、社会群体和家长不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以及流程的不规范、保障力度低等。针对这些问题,政府、高校、社会必须要做出相应调整,才能让大学生创业真正地实施起来。除了设置合理的优惠政策,还要对创业方案做出指导,并加强宣传,让社会各群体以及学生家长打消对大学生创业的负面意见和顾虑。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各高校内的宣传,勾起学生本身对创业活动的兴趣。在政府、社会群体、高校三方面的调整和配合下,大学生创业会有一个完整而规范的流程,也会得到更好的保障,创业方案存活率提高,会让各种优质的创业方案层出不穷,增加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1]游晓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建构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11):7-9.
[2]王培章.“双创”政策对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0):31-33.
[3]董舟.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有效性评估和优化研究——基于温州地区的创业政策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03):38-42.
[4]高晓倩,吕晓兰,张悦,等.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分析——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3):84-85.
[5]吴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03):341-342.
[6]曾紫妍.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9(09):81-82.
[7]黄安胜,周喆,施生旭,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福建省为例[J].发展研究,2018(01):102-108.
[8]徐悦,王欣.“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问题与对策探索——基于驻常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调研[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4):130-131.
-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坛刊文:高校外事管理工作激励机制的构建研究 2021/4/25
-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坛刊文:试析高校教学管理中激励理论的运用 202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