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刊文: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浅析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浅析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21-4-29 10:08:46      点击:

付亮 焦国芳

[摘 要] 语文学科在中小学教育中具有的相对重要地位和学科特点决定其能够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天然具有的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极为有效的教育方法。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抓住学科特点,积极主动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灵活采用各种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完成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语文教学;学科渗透;心理健康

早在1999年教育部就于《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具有如此重要地位,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从个体心理发展来看,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摆脱父母对自己的控制,表明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是最重要的任务。从现实环境来看,近十年我国经济文化的爆发式增长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学生的成长环境和人际交往日趋复杂,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大为增加。

目前家长和教师往往对中学生的心理状况盲目乐观,在新闻上却时常能见到诸多关于中学生的报道,许多案例往往是中学生无法正确地处理自身的心理问题导致。这与我国学校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密切相关。语文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人的发展联系得十分紧密,不仅仅担负着识字教育、人文教育的重担,对心理健康教育也负有責任,但纵观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很多时候并未进入语文教师的视野,部分教师急功近利,教学过程中偏重语文的工具性,忽视语文的人文性,满足于学生们成绩的提升,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故本文重点论述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揭示语文学科中所蕴含的充足的心理健康资源,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思路,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一)语文学科的特殊地位

语文学科在中学教学所占据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语文学科中是重要且可行的。

在实际教学中,能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课时和场地往往不尽如人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中小学教育中学科教学是主要途径,拥有充沛的物质条件。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性学科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前提,占据无可置疑的重要地位,这就让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拥有了大展拳脚的可能。

在具体课程设置中语文学科占有远超其他学科的课时比例,并且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说话,经常要进行写作,这些都属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范围,那么就更无法精确地计算它所占有的时间。因此相比其他学科教师,语文教师更能够全面地了解学生,更利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更能够去深入地接触并影响学生,主动遏制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语文学科属于母语教育,在人们心中还承担教化的责任,在人们心中具有特殊的位置。近代之前,受教育渠道单一,人们相信语文所表达的各项事理,并把这些都视为真理,现在中学生因为阅历的原因也不会对课本上传达的思想提出质疑。所以语文教材中的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面对人生的积极态度能起到对中学生榜样示范的作用,文章中的人生哲理也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改变认知,影响心理健康。

(二)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

语文学科自身固有的教学特点也决定在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行。

从古代人们就已经了解到语言与心理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古人云:言为心声。就是说个人通过自己的文章表达自己的志向以及个人的各种情感,他人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能够接触作者的内心世界,明了作者的心理状态。魏晋时期的玄学家王弼也说过:“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思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作品的外在形式了解其深层内涵,通过作品来了解人们的思想心灵。总之语言是精神的具现,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积极引导学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展示,被教师所观察。语言行为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整个教学活动,这就是语文学科的一个特殊之处。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看。优秀的教师必须不断锤炼教学语言以达到教学目的。好的教学语言应当是干净、凝练、富有感染力,能够给学生以积极影响。语文学科具有相对特殊性,语文教师的语言相对其他学科要求更加严格。作品诞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的人生感悟、作品的内涵都是通过语文教师的凝练简洁的教学语言阐释。有经验的教师会使用饱满的、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讲授课文,传达文章中的积极情绪,消除学生的负向情绪,学生心理状态自然变得积极健康;相反经验不足的教师不注意打磨教学语言,有时会贬低、嘲笑、挖苦他人,学生就容易对课程内容产生反感、抵触心理,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状况得不到疏解,会越来越糟。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主动使用合适的词汇,有意识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充分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心理状态得以显露。学生在演讲稿、主题作文、周记、日记等作业中往往会无意识地展现自己的心理状态,表述对自己、他人的评价,阐述面对生活应持有的态度。学生一般会试图掩盖自己心理活动,不愿暴露自身的心理问题,因此表达并不是直截了当的,但越是试图掩盖心理的某些问题,就越会在其他方面表露出来。语文教师通过这些蛛丝马迹可以大致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采取措施消除心理不健康的倾向,或者为进一步的心理干预提供线索。此外在某些课外活动如演讲、朗诵、戏剧扮演等也能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训练,要求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与他人交流可以矫正一部分心理问题,有意回避与其他人交流的学生则可以多做观察。

二、语文学科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能从语文学科内容中挖掘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为己所用。

(一)阅读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教学。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结构,品位文章的艺术魅力,感受其内含的思想,同时激发出学生对生活的炽热的感情。可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理所当然地蕴含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

第一,正面形象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为了引发人们的思考,文学作品中的小说常通过描绘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示人性的丰富多样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再现真实生活。“语文教材中的群体人物画廊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体验情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也为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提供了有血有肉的凭借物”。这些正面人物形象会引发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比起单纯地上一堂心理健康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利用正面人物对学生进行引导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第二,反面形象对学生的警戒作用。这里的反面形象不单纯是指文学作品中的反派人物,也包括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心理不健康的案例,如一些不恰当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在讲授含有这部分人物形象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所处的实际情况,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复现,让学生们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这些人物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如何更好地应对问题,以起到警戒作用。

(二)写作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写作教学同样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作者可以用文章表现自己的思想,“作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也包括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认识能力;同时还可显示其对生活的体验,思想感情的倾向和知识的储备等情况”。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也存在于写作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运用文字表达对人生的真实感受并抒发个人观点,同时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表达,自我完善。存在于学生内部的心理问题在写作过程中自然地表现出来,进而被教师捕捉。

学生往往不经意地在课外写作训练特别是日记或周记中直接大胆地阐述内心想法,把自己的作品作为表达的渠道。学生写心理日记,详细描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所认可的宣泄心理压力的一种方式。语文教师通过批改这部分作业能比班主任甚至学生的亲人更快发现学生心理不良的倾向。敏锐的教师能够觉察到流露在作品中的这种倾向并提前做出预防,阻止悲剧发生,而没有心理健康意识的教师往往不能意识到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

(三)听说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听说教学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无法忽略的基本内容之一,“成功的听说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沟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和人际关系的纽带和桥梁。”听说教学的特点和训练目的决定在听说教学过程可以对中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训练,这是心理指导的良好资源。

首先,从师生关系方面来看,在听说教学的活动中,师生之间地位平等,可民主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听说教学本身注重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和他人交往的态度,学生充分地运用习得的技巧和教师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形成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这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

其次,从生生关系方面来看,学生可通过彼此直接的交往、交流熟悉从听说教学的活动中习得的交流技巧,这个过程就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好时机。活动要想顺利展开,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以积极主动、平等的心态参与。同时,学生之间必须自觉注意与他人的交往心态、交往原则、对他人的公正客观的评价等问题并主动去关心他人。这种良好交流的氛围,恰恰就是团体心理辅导所必需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资源。教师正确的引导,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心态,进而纠正交往过程中的不良心态。

这种师生共建的良好的交往氛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隐性资源,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语文学科课程本身的内容资源。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语文学科的目标设定、具体内容和教学特点,还要使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渗透才能做到合理有效。

(一)有机渗透策略

有机渗透是指渗透过程应当自然、贴切,有机融合于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应显得突兀。

渗透教育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因此自然两个字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学科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应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语文教师应抓住学科特点,深入理解课文,利用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单纯为了实现“渗透”这一目的则很容易扭曲课堂教学,违背教学规律,把语文课变成心理教育课。有些教师不善于挖掘结合点强行进行渗透;有些教师为了能够轻松教学而进行渗透,这显然违背了教育的目的。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重点在于紧扣语文教学的具体过程。因此,“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策略就是‘顺其自然,就是‘该出手时就(才)出手,应尽量避免生硬渗透”。

(二)适度渗透策略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完成课程本身的内在固定性目标,如口头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只能是副目标。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应以学科本身的教学任务为主线,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副线”。

在具体教学中,不宜花过多时间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需要、课文内容安排适当的时间,一般是三五分钟。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有条件就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日常信息,这样才能做到渗透有度,“有度”即渗透目标既不高也不低;尊重学生的个体性,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渗透能做到循序渐进;在准确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握时机精准渗透。

(三)灵活渗透策略

学科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在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会有固定的方法。目前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应付检查而进行渗透教育,通常采取课前5分钟,或课末5分钟的方式。或者布置作文要求学生写心得,这种敷衍了事的渗透无法取得预期效果,毫无意义。

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养成能面对困难的心理品质;可以结合课文拿出具体案例,从理论到实践,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举办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训练,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渗透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渗透方法可以千变万化,在不同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可以灵活选用多种方式方法构成适合当下学生的渗透策略,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Z].教基(1999)13号.

[2]童庆炳.语文教学与審美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5):96-101.

[3]叶一舵.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4(3):20-23.

[4]蒙晓平,金磊.中学生过得好吗?[N].中国青年报,1998-5-27.

[5]曹明海.语文学科教育学[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

[6]赵文娟.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5.

[7]康丽丽.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现状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9.

[8]孙小巍.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