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刊文:“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21-4-22 17:21:28      点击:

姚皎娣

[摘 要] 高等院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改革应紧紧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该文分析了该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具有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加强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为切入点,进行教学策略探索、教学设计实施和课外实践形式创新,从而实现潜移默化、效果更佳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 课程思政;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近几年,西安翻译学院在课程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建设中努力尝试,“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率先成为“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中的一员。本文拟对该课程教学实践探索过程进行总结,并继续结合形势发展和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反思。

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一)实施“课程思政”是践行立德树人工作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要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2]。随着“课程思政”的兴起,高校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浪潮越来越高,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原本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教学的开展,着力德育工作水平的发展,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逐渐成为教学的首要目标。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课程思政”的先行者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西安翻译学院为大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作为古代文论、古代文学史等课程的先修课程,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该门课程授课时间长,和教师上课接触时间多,一学年的时间对新生价值观形成或转变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实践提供了有效场所,为 “课程思政”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

(三)“中國文化概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当下,许多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仍然沿袭传统教习模式,以教师上课讲习知识为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此外,学校安排的教学场所没有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不能运用多媒体展现图片、插播视频,课堂耗时低效也让学生觉得枯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虽然教师在讲授时会增加实例和增加内容广度,但是具体文化板块丰富且传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在思想内涵讲习方面只能泛泛而谈,忽略了对文化内在的深层发掘。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具有可行性

(一)步伐一致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历史传承、各类文化内涵、思想和行为模式等方面,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种步伐一致不仅内容广、内涵深,而且主要集中体现在“情感、态度、三观”等方面。它们都是希望学生能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在促进文化发展意识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人文精神素养和文化修养,使学生成长成才,建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二)内容博大精深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史源远流长,可选择作为教学的知识内容浩瀚如海。不仅如此,该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经历第一学期对文化知识学习的积累,除了教材内的知识外,可扩展的知识范围乃至和西方优秀文化相对比的内容也非常多。这就为我们创造了更加宽广的平台,可以根据思政教育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积累知识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内容去制订教学计划。

(三)教育功能

青年是传承文化的主力军。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这个拥有社会责任感的群体,虽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当前大学生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资讯发达、国家转型发展等多元化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由于受自身缺乏个人主见、意志力不坚定、判断力有限等因素影响,可能在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文化差异等方面有摒弃中华优秀文化的现象。因此,在“中国文化概论”课堂融入“课程思政”。该门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对中国文化发展了解,使之全面掌握和正确理解中国文化生成机制、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促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有所思考,从内心增强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达成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终极目标。

(四)教学形式互补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沟通是必要的,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教师和学生之间想要建立良好关系,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等方面需要达成共识。如果师生之间相处不和谐,必然会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虽然近些年来,思政课不断地在实行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更新观念,打造生动性内容。但是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依然脱离不了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本身的固有限制,系统性的思想理论知识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这就会让学生觉得学习知识是一件无趣的事,会存在不安的情绪。“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具有强大的魅力,不仅艺术性强大,而且犹如品茗茶一般:睿智的哲学文化,深邃的政治文化,渊博的学术文化,典雅的审美文化,鲜活的民俗文化,厚重的科技文化以及琳琅满目的器物文化[3]。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品位,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国主义情操和良好的审美情趣。这样的优势恰巧是思想政治课不具备的,可互补缺陷,促进双方的进步。

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探索

(一)选择“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只有选择适合的切入点,才能够合理有效地规划教学安排,根据需求设计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由于思政类课程敏感度高,许多教师碍于“祸从口出”的顾虑,目前,各门类课程教学时,往往只是在传统教学中尝试加一些思政元素,例如,思政教育理论、各类会议精神等。对于很多问题,教师们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能简单传递信息。虽然形式上有体现,但内容生硬,结果也只能是浅尝辄止。选择“课程思政”的切入点要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社会时事政治热点等相关联,还要和学生的知识需求相契合,更要与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相匹配。例如:“诚实守信”“家国情怀”“民族认同感”“一带一路”“职业道德”“无私奉献”等,都是非常好的切入点。为追求良好教学效果,教师还应研究教材体系,创新性地开发学生思维,并将个人见解和学生分享、讨论,以此掌握学生思想状态。

(二)遴选知识点,做好教学设计内容重组

遴选知识点和教学内容重组对教学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传统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式是按照教材的目录进行排列。首先阐述文化概念、结构、特征,影响文化的三大因素,自上古至明清时代的文化特征;再论述中国古代各门类文化特征;最后分析中国文化的类型、精神、价值、转变和建设诸问题。如此多的内容,经常为如何按时完成教学进度而发愁,更别提能讲出内容的深度。为了更好地挖掘“课程思政”融入点,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打造精品课程体系,我们必须打破常规思维,在不违背教材体系的前提下,注意课内知识点和课外内容相联系,拓展后形成新的教学体系。以下是笔者在实施教学实践中的部分案例。

为使学生对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发展阶段和形态有深入了解,选择陕西出土的“旟鼎”和“五祀卫鼎”两件文物为切入点,通过两件青铜器中铭文记载的事件,帮助我们了解中国社会形态发展的情况和土地制度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理论体系的了解。经典文学作品是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观”为切入点,探讨“诗词与人生”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思考:“人的一生该怎么度过?”进一步引导学生以开放的、不同以往的思维方式探析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宏阔精神意象。大学生就业是独立生活的开始,以“职业道德”“无私奉献”为切入点,选择我校王媛老师在特殊时期“深山寻网,席地为堂”的真实故事,探讨“天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什么?如果我今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能否用自己的坚守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撑起了一片蓝天?”

(三)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一言堂”“满堂灌”的形式,着重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我们可以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与“课程思政”相关联的信息设置成题目,让学习者自己去收集资料,然后分析并整理出答案。在独立的思考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方式更能鼓舞学生,也进一步增强其独立学习的自信。例如,可以让学生扮演“文化使者”,以微视频录制讲解的方式介绍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地理环境;再或者,可以用“诚信”为主题,学生取材于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自编自导成微电影……生活中发生的事在情境中感同身受,产生思考和情感的动力,结合内心感受体验认知。

再例如,让学生去探讨我们学校“读书、做人、变革、奋进”的校训;“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并说说相关的故事”“你最喜欢的诗人或词人”“你最喜爱哪件文物”。能够设计的元素还有很多,这样不仅能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还能和他们日常的生活紧密联系,这种亲切感有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讨交流的兴趣。

(四)适当融入区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每一个区域的特色文化資源都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应该肩负起引导大学生“加工”并传承区域特色文化的责任,还应该树立认同感、自豪感。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适当融入相关内容,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采用特色形式就是设置专题进行教学。笔者组织学生赴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实践教学,以古代发展历程为主线参观基本陈列三个展厅,了解陕西周、秦、汉、唐发展、繁荣历程。利用陕西本土文化资源,从多角度、多侧面地向学生梳理古代文明的成就,揭示历史文物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古丝绸之路的辉煌历程,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文化实践的创新活动,从本省市的地域文化、人文特点和民俗风情等角度出发。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去“半坡遗址博物馆”“秦始皇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景点进行文化实践学习,是拓宽课堂教学手段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引导其搜集知识素材,促进学生们学习和互相交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反思

(一)对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

教师是落实“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人物。教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对本门课程内容的熟悉程度,直接决定教学实践的开展效果。教师首先应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文化书籍,搜集学习资料,主动听优秀教师的课程,这是提升自我的有效手段。同时,应尽快组建“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团队,经常开展教研活动,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适时参加省市、国家级别的教师政治修养和“课程思政”的培训,拓宽视野,取长补短,尽快提升教学能力。

(二)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的有机结合

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将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势必增加学生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还能强化素质教育效果。笔者曾讲到气候对中国文化有哪些影响时,感觉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当时立即调整教学安排,插入小游戏环节,看谁能说出与气候、天气有关的诗句。先抛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就是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4]。此方法立竿见影,学生们各种诗句呼之而出,将以往积累的知识运用在传统文化课程中,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参与积极性。在此过程中,还能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理解,进一步了解其知识积累程度,无形中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三)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只有扩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生活化和实效性,才能切实保障“课程思政”良好效果的实施。这对任课教师熟悉掌握多媒体技能、提升信息化能力做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搜索更多各类资料、累计教学素材、录制微课、制作先进的多媒体课件、使用各种新媒体软件等。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参与申报各类“金课”建设项目。笔者申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综合平台”项目获批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项目,通过在软件中设计虚拟仿真体验场景动画及背景案例全流程操作模式,使得学生熟悉传统文化各类项目的实际操作,同时真正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中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而增强感性认识。

(四)教师参与对学生考核的全过程

教师参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考核方案的设定,是直接了解“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和学生德育素质提升的途径之一。对学生的考核是全方位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全过程参与到对学生的考核中。近两年,尽管所带班级人数较多,但笔者对于学生提交的作业坚持全批全改。在特殊时期开展在线教学,主动为贫困生购买手机流量,用力所能力的行动真正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做到“言传身教”。全身心的投入收获了学生的信任和支持,作业基本没有出现抄袭现象,更有学生不断端正学习态度,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有很大转变。在布置讨论题时,由原来的个别参与变成了全员参与;小组报告展示时,由原来的念稿变成了脱稿讲述;越来越多的同学主动整理课程笔记,学期末为这些同学进行了“最美笔记”评选,颁发了鼓励的证书和课程文创纪念品。

五、结语

总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是必然趋势,体现着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德育功能,承担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也是提升“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有力途径。高等院校应该重视并加强对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和自身政治素质的培养,不断创新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改革先行者的作用,为其他课程摸索路径,积累经验,推动构建“课程思政”育人的大格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001).

[3]冯敏.“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研究性教学——以宁夏师范学院为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7,38(04):139-144.

[4]王霞,王传武.我国古诗词与气候知识[J].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2011(0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