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构建
虞强
摘要:马克思“真实的集体”思想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论方位,它以实现社会整体的进步与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统一为最高目标;它既是价值目标和理想,也是价值运动和过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中国梦”,迫切需要整合与超越传统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构建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引领社会每一类利益群体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真正实现民族梦、国家梦与个人梦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真实的集体;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52-0056-02
一、马克思“真实的集体”思想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论方位
首先,“真实的集体”以实现社会整体的进步与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统一作为最高目标。个人的价值创造、利益增长和需要的满足依赖于集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同时集体的总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又必须依赖于个人的价值创造和利益增长。“自由人联合体”就是“真实的集体”,它强调个人与集体在价值取向上及利益增长的统一协调和生存发展上的共存共生,把实现社会整体的进步与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统一作为最高目标和要求。
其次,“真实的集体”既是价值目标和理想,也是价值运动和过程,只有通过无产阶级运动才能实现。
再次,以“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形态需要以“真实的集体主义”为主导价值观。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不同社会形态决定了不同社会的主导价值观。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本质上属于“真实的集体”范畴,但未达到那种理想的“真实的集体”的程度,既有“真實性”同时又不完善,需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引领社会发展,使之越来越趋于“真实的集体”,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
二、构建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
1.构建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其主导价值观必然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的目标追求,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不论处于什么阶段,其社会主导价值观必须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这种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集体主义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及存在的合理性,它适应了这个历史时期中革命和建设事业(高度计划性和统一性)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实现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但社会转型正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不论处于什么阶段,其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必须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2.构建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现实紧迫性。一是集体与个人利益关系的变化迫切需要对传统集体主义进行整合与超越。二是实现“中国梦”迫切需要以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价值引领。“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与个人梦的有机统一,实际上也是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有机统一。三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迫切需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
三、当前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探析
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不能抽象地谈论,区别于改革开放前个人与集体的固定单向关系,有学者认为目前随着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中国至少存在职业集体和公民集体这两种类型的集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呈现多向的关系。
个人利益不等同于私人利益,它由个人所分享到的公民集体利益、职业集体利益和私人利益等构成;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有机总和,是每一个人都能分享的职业集体利益与公民集体利益。
对于职业集体而言,个人与集体是一种契约关系,主要通过契约分配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不论职业集体是哪种类型,是公有还是非公有,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力量,要求在遵守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形成个人与集体紧密相连、同生共存的利益互动关系,实现集体的科学发展。
四、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认识
一是更加强调以统筹兼顾的原则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的集体主义思想,强调提倡和实行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江泽民提出了“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努力形成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二是明确“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和标准。
五、构建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一,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建构要以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完满结合与高度统一为价值旨归。国家和集体利益是劳动者个人利益的来源和保证,个人利益是国家和集体利益有机组成部分,但国家、集体和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有其各自特殊的利益表达和利益追求,要通过合理的利益整合寻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平衡点和结合点。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由单纯的国家层面充实为个人、集体、国家三个层面的目标,从只注重“国家富强”,转向了同时强调“国强、民富”,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兼顾,充分体现了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和谐统一。从国家层面而言,首先要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其次要完善各种经济法规,规范各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再次,要把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使利益分配更加合理公平,避免两级分化,减少利益矛盾。
第二,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建构强调公共利益的优先性和集体的真实性。即个体对公共利益的关心是无条件的,但对实现公共利益的集体的忠诚是有条件的。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要求集体对个人利益给予尊重、爱护和现实满足;又要求个人关心、支持并贡献于集体,必要时要能为国家和集体做出牺牲。当然这种牺牲是在国家和集体尽了最大努力,限于客观物质条件一时难以满足个人正当利益的情况下的牺牲,归根结底是为了真实的集体利益(每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所做出的牺牲,那种不顾一切、不分条件地要求个人做出牺牲最终必然导致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湮灭与集体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缺失。
第三,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建构要确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指引下的难易不同的多层次标准。高层次要求是对集体主义的应然要求,是社会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利益的多元化,造成了各阶层价值观的差异和多元化。
第四,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建构要健全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多元利益主体有着多样的利益表达方式,也存在各种利益冲突,需要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化解利益矛盾,促进和谐稳定发展。从国家社会角度而言:一是要建立健全全社会、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商对话制度,力争减少利益摩擦,达成利益共识(协商民主、基层民主);二是要完善分配制度改革,调动各方面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三是要完善社会保障和利益补偿机制,确保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四是要协调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中央和地方、城市和农村等几方面的关系。
第五,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建构要以高素质集体领导者为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受到一些人的非议,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集体领导者在工作作风与能力、思想素质和领导艺术方面的欠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利益的和谐统一,凸显人的主体性和个人的正当权益,强调公共利益的优先性和集体的真实合理性,允许难易不同的多层次实现标准,是一种体现了个人与集体完满结合与高度统一的新型价值观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2]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08.
- 上一篇:高校美术教育服务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索 2019/2/23
- 下一篇:《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2019/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