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关于日语涉海翻译实践与教学的几点思考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关于日语涉海翻译实践与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21-5-14 10:14:39      点击:

张秀梅

[摘 要] 结合相关教学与实践,分析目前日语涉海文献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具体来说,首先需要深入了解中日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以正确把握其各自的表达习惯。在此基础上,应勤于检索、善于检索,以保证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的准确性,对涉及文化差异的要素,应综合考虑原文语境及译文读者的文化语境,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对于原文中出现的中国或第三国的作品内容引用和专有名词等,应予以回译。

[关键词] 涉海文献翻译;检索;回译;文化差异;被动句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3-0141-04    [收稿日期] 2020-06-30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完整提出了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我国应“提高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1]。此后,与海洋相关的研究与探讨在各个领域以各种方式全面展开,其中外译汉、汉译外的翻译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方式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教学研究等,涵盖领域包括海洋生态、资源、医药、法律、安全等方面。这其中以英语的海洋翻译研究为主,日语的海洋翻译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特别是在下述几个方面,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尚属空白。

“日语翻译课在符合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同时,更要实现培养日语+α能力的翻译专才,……根据本校优势确立本土特色复合定位”[2]。笔者近年来参与了一系列涉海翻译及校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在日语翻译教学中融入了一些涉海内容,包括海洋科技、文化、法规,以及相关报道等。通过这些翻译实践和教学,总结出目前涉海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体分析如下。

一、檢索习惯与能力亟待提高

日语专业的学习者在翻译涉海内容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术语和专有名词翻译错误,原因有三:一是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一般比较薄弱;二是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可能具有不同的意思;三是“目前我国海洋科技术语的译名还相当混乱。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科研团队通常采用多种多样的翻译”[3]。所以在翻译涉海文献时,多种检索方式的结合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特别是百科知识检索和专业文献检索。但在这一方面,学习者的习惯与能力亟待培养与提高。笔者的做法是在教学中选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材料进行练习、分析、互评等,使学生认识到检索的重要性并掌握检索技巧。

(一)交叉检索

交叉检索是一种基本且常用的检索方法,在翻译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时十分有用。比如《沙丁鱼与气候变化》[4]中有许多海洋鱼类的名称,光是金枪鱼就有七八种,要想准确地将它们翻译出来,首先就要用到交叉检索,先在日语网站上查出它们的学名(拉丁文或英文),再以此学名为关键词,在中文网站上检索其中文名称。一些外来语的地名、人名,也需要使用这种检索方式以得出准确的译词。另外,有很多专业术语,特别是汉字或词,学生常常会不假思索地直接照抄,事实上它们在汉语中的表达方式可能完全不同。这种情况下也需要通过交叉检索等方式来加以确认。例如下面这段译文:“由此我们知道,LME是用水块的性质来区分的。还有‘群集这个词,这是多种类生物的集合。作为浮游生物群集或者是金枪鱼群集等使用。”

这段文字中的“水块”和“群集”都是照抄了日语的说法,可能会令读者不知所云。这是由于学习者缺乏检索意识和译文读者语境意识所导致的,事实上简单的交叉检索便可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检索,可得出正确的术语译法,这段文字可做如下修改:“由此我们知道,LME是用水团的性质来区分的。还有‘生物群落这个词,指的是多个种类生物的集合。如浮游生物群落、金枪鱼群落等。”(《沙丁鱼与气候变化》:53)

(二)专业期刊检索

专业期刊检索也是专业文献翻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检索方法,在经过辞典检索、网络检索、交叉检索等尝试之后,对于仍然无法确定的一些专业术语等,可以结合这种检索方法来加以确定。以《稳定渔业收入对策实施纲要》[5]中的一小段为例。其中涉及某种捕捞方法的名称,首先在日汉辞典上检得为“卷网、围网”,但由于缺乏专业背景,难以确定这两个译词到底该用哪一个。使用专业文献检索的方法,分别以“卷网”“围网”“卷网渔业”“围网渔业”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全文检索,其中“水产渔业”学科的检索结果如下:“卷网”为6条,且多为“卷网机”;“围网”为10328条;“卷网渔业”为2条,“围网渔业”为971条。可见“围网渔业”是更为专业性的说法。

(三)百科知识检索

再高明的译者也不可能了解所有学科的知识,所以有时可能需要对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一些检索,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原文中某些语句所表达的意思或情景,从而将其正确地翻译出来。例如下面这段译文:“CPR(连续浮游生物记录计)是航行中从船尾拖带的器械,从一九四零年代末开始使用的。它过滤出浮游生物,利用铺在推出的真丝纱布上的方法,可以记录动物浮游生物和大型的植物浮游生物的生物量。”(《沙丁鱼与气候变化》:57)

画线部分译文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难以想象这到底是怎样一种记录方法。这是因为译者不了解CPR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所以对原文中简洁的表述无法正确理解。经过对这种仪器的检索,可得到如下相关百科知识:CPR通过将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过滤到丝绸带上的方式来进行长距离的连续采样。丝绸带安装在CPR内部组件上,并通过推进器、齿轮及滚轴等部件来带动其运作。CPR内部组件就像是一盒独立的磁带,丝绸像磁带条装入磁带盒一样被装入CPR内部组件。如果用户需要进行超长距离的采样,那么可以在一个航次中准备多个CPR内部组件,一个用完后换上另外一个继续采样工作即可。调查结束回到实验室之后,将丝绸从内部组件中取出后通常按10海里拖曳距离分一段的方式进行分段处理。其后就可对这些采集到的浮游生物样品进行后续分析了。

在此基础上,将译文修改为:“CPR(连续浮游生物记录器)是航行中在船尾拖曳的一种仪器,从一九四零年代末开始使用的。它通过将浮游生物过滤到被滚轴不断送出的丝绸带上的方式,可以记录浮游动物和大型浮游植物的生物量。”

事实上,在翻译实践中,上述各种方法并非孤立使用,而是常常结合使用、相辅相成的。外语专业学生在翻译涉海文献等专业文本时,常常缺乏检索意识,想当然地进行翻译,造成译文质量差、错误多,所以培养检索习惯和能力,对弥补学习者专业背景知识的缺乏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一种手段。

二、文化要素的翻译“异化”与“归化”相结合

由于中日文化与历史的不同,特别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大陆文明与日本得天独厚的岛国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在涉海文献的翻译中,常会遭遇文化差异。对于涉及文化要素的翻译,日语专业的学生可能是因为长期受到日语与日本文化的熏染,不知不觉中已把一些日语词汇当成中文来用,常常会直接照搬原文,而缺乏对译文读者接受能力的考虑。事实上,要想把“文化要素”译好,需要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本着“拿来主义”的原则;二是要兼顾读者的阅读体验,根据实际情况来采取“异化”或“归化”的翻译策略。如《海洋的文明史观》[6]中有这样一段译文:“于是18世纪时在日本和欧洲,特别是西欧,兴起了生产革命。西欧所进行的生产革命称为‘产业革命,它通过资本密集、劳动节约型技术提高生产率,从而实现商品的批量生产。而日本所进行的生产革命被速水融命名为‘勤劳革命,它通过资本节约、劳动密集型技术提高土地的生产率,从而实现商品的批量生产。”[6]

画线部分直接使用了原文的表达方式,也就是“异化”的翻译方法。这是在综合上下文语境和考虑读者接受能力的基础上选择的译法,在这一语境下,这种译法既不会产生歧义或造成误解,又能给读者带来一丝新鲜的感受,比较符合“拿来主义”的原则。

再如一篇关于日本鱼文化的文章,有一段关于“出世鱼”的介绍。在翻译“出世鱼”这个词时,需根据读者的接受能力,采取或异化或归化的翻译策略,将它直译成“出世鱼”或意译成“出人头地鱼”或直译加注。以下是直译加注的方式:“鰤鱼是一种温水性洄游鱼,春夏季节追逐沙丁鱼北上,冬季则南下。鰤鱼是一种著名的‘出世鱼(注),随着生长阶段的不同,名称也会不断变化,从hamachi变为meji,再变为buri,也有的地方是tubasu→hamachi→mejiro→buri这样一种变化。”

注:“出世”本义为出人头地,随着官职不断晋升,称呼也会随着变化之意。

除此之外,这段文字中还有一处值得注意,即这种鱼各个生长阶段的名称的翻译。因汉语中并无相应称呼,所以只得采用音译的方式,以使读者感受到其中的不同。

不同的翻译策略所追求的效果也不同,或是耳目一新的阅读感受,或是母语作品般流畅的阅读体验,但不管采取哪种策略,目的都是为了符合目标读者所处的文化语境。

三、原文中出现的中国或第三国相关内容引用等需回译

对于原文中出现的中国或第三国的作品内容引用和专有名词等,应予以回译或使用已有的定译。具体来说,中国的相关作品引用等,应译回汉语原本的说法;第三国的作品引用等,若汉语中已有定译的,则应使用该译法。例如下面这段译文:“布罗代尔的另一部可与《地中海》齐名的大作《物质文明·经济·资本主义,十五至十八世纪》,由三部作品构成,第一部为《日常性的构造》二册(村上光彦译,MISUZU书房1985),……”

布罗代尔是法国著名的年鉴派史学家,其代表作也基本都有汉语译本,稍加检索便可发现画线部分的译法与国内已有译本不一致,属于从日语进行的直译。根据检索结果,此译文可修改为:“布罗代尔的另一部与《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比肩的大作《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由三部作品构成,第一部为《日常生活的结构》两册(村上光彦译,MISUZU书房1985年)。……”[6]由此可见,对于原本出自第三国语言的专有名词或引用,如果中日两国都各有定译,在翻译时,最好照抄已公开出版的中文译本中的相关译文,而不是从日语再转译。

四、长定语句与被动句翻译时应适当拆分和变序

最后谈谈被动句的翻译,涉海文献被动句很多,这也是学习者在翻译中经常会“绊倒”的地方之一。究其原因,在于未能正确把握日语被动句与汉语“被”字句在意义与功能上的差异,进行生搬硬套的硬译,从而导致译文有翻译腔、歧义甚至错误。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使学生了解两种语言中被动句的功能差异,并学会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来组织译文。例如下面两则译文。

译文1:“但是,计算用的数据或者计算方法并没有很好地被展示出来,欠缺严密性,在诺贝尔奖获得者辈出的超一流的科学杂志上刊载,是罕见的审查不充分的论文。”

译文2:“但是,该文并未很好地展示其计算用的数据和计算方法,欠缺严密性。这样一篇文章却能在诺贝尔奖获得者辈出的超一流的科学杂志上刊载,可以说是罕见的审查不充分的论文。”(沙丁鱼与气候变化:179)

日语中的被动句功能和用法多样,除了那些表示受到损害或含有被动意义的被动句之外,多数都可以按照汉语习惯译成主动句或意义被动句。显而易见,与译文2相比,译文1的画线部分感觉比较生硬,而且由于主语不一致,与后面的“欠缺严密性”这句话的衔接也不是很顺畅,甚至会造成歧义,使读者以为是“数据或方法欠缺严密性”。译文2则跳出了原文形式的束缚,将其转换为主动句并加譯了主语“该文”。这样一来,译文不仅比较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而且与后面句子的衔接也更加顺畅了。再如下面两则译文。

译文1:“无氧层在海水上下混合少的沿岸的海底存在着,在那里鳞片不被分解而被保存。放射性同位素法被用于沉积物的年代测定。”

译文2:“无氧层存在于海水上下对流很少的沿岸海底,在那里鳞片不会分解而得以保存下来。对于这些沉积物的年代测定,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沙丁鱼与气候变化:43)

原文有三处被动态,译文1全部直译为“被”字句,虽然意思也能传达出来,但翻译腔比较浓。前两个“被”字句,“不被分解而被保存”让读者觉得是有人为因素作用其中,而后面的那个“被”字句则无法与前句很好地衔接,读者要思考一下才能弄清它与前句的逻辑关系,即“得以保存下来的鳞片(沉积物)的年代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法来测定的”。较之译文1,译文2便自然得多,三处被动态中的前两个译为意义被动句,最后一个译为主动句,这样不仅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歧义,而且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衔接更加顺畅了。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翻译涉海文献,首先需加深入了解中日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以正确把握其各自的表达习惯,在此基础上,应勤于检索、善于检索,以保证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的准确性。对涉及文化差异的要素,应综合考虑原文语境及译文读者的文化语境,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需要回译的地方回译,对涉及意识形态的要素,应多参照平行文本来组织译文。以上便是笔者的几点心得,希望对我国的日语涉海翻译实践与教学能够有所裨益,使我们在吸收和借鉴日本先进海洋技术的同时,能够提高海洋翻译的安全观,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金永明.新时代中国海洋强国战略治理体系论纲[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22-30.

[2]曲凤鸣.涉海高校日语特色化翻译课程改革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34-35.

[3]刘伟.海洋科技文献翻译研究与发展建议[C].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第八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162-165.

[4]川崎健.沙丁鱼与气候变化[M].岩波新书,2009.

[5]日本农林水产省.稳定渔业收入对策实施纲要[M].平成31,2019.

[6]川胜平太.海洋的文明史观[M].刘军,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