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支架式教学研究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高中化学支架式教学研究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19-4-30 9:20:45      点击:

周路平

【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的严格,传统的高中教学方式以及不能够满足时代的需求,不能够很好的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求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进行学习,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支架式教学能够很好的做到这一点。本文主要是介绍支架教学的具体含义,对高中化学支架教学方式的几个重要的环节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高中化学 支架式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70-02

相比于其他阶段的化学来讲,高中化学是比较难的,知识难度系数大,知识点多,繁杂,这就造成了一定的教学难度。如何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支架式教学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构建学习直角,掌握有关的学习技巧,这样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一、支架式教学法的具体含义

支架式教学,从字面意义上来讲,“支架”在新华词典中的意思就是支撑物体的架子,一般是指在建房的时候所使用的脚手架,它是为了高空安装构件用的,支架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要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的框架,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支架自主的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当学生熟悉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不在这些“支架”的帮助下,自觉主动的进行学习,这样支架教学真正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应用支架式教学方式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环节可以使用支架式教学的方式:

(一)严格按照“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众所周知,支架式教学理念的提出根源于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所以,在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时候,首先需要根据支架教学的理论基础来进行教学框架的搭建,也就是按照“最近发展区”的理念来进行“脚手架”的搭建,这是进行支架式教学最基础的一步,也是继续后面环节的基础。比如在进行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基础,进行一些问题的提出:1:什么是元素周期表?2:元素周期表是按照什么来排列的,每一行,每一列有什么规律?3:元素周期表有什么样的功能,特殊位置的元素是什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这些问题的讨论,让学生熟悉这些问题,然后再根据学生所掌握的实际情况,再合理的将问题深入,随着问题的深入,框架搭建的会越来越高,平台的搭建会让学生从一个台阶迈向另外一个台阶,当学生能够得出元素周期表存在的意义的时候,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就算圆满完成,这样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二)发挥概念框架中某个节点的作用

当教师帮助学生在进行支架的构架的时候,学生有时候会遇到一些自己很难克服的困难。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学生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起到节点的作用,这样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还不会增强学生对于老师的依赖性。在进行“按照实验需求配置一定浓度的物质”的实验的时候,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不能够准确的配制出一定浓度的物质需求,有时候配置的浓度偏高,有时候配置的浓度偏低,有很多学生就会问老师为什么,在学生了解基本的实验步骤的时候,老师应该带领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来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分析每一个实验步骤的不准确性可能对结果造成的影响,比如说是浓度偏高或者是偏低可能是因为在最开始称药品的时候,药品质量不准确,浓度偏低可能是没有将洗涤容器过后的残余液体清理掉,浓度偏差还可能是因为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还有可能是由于視角的原因造成的浓度问题。将所有造成浓度出现偏差的原因总结过后,学生自主的进行错误的纠正,并且老师让学生进行错误原因的讲解,是不细心造成的还是不知道这个知识点,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知道这个实验。在整个实验中,不会直接跟学生说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而是通过实验步骤的讲解让学生自己总结问题所在,这样就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因此,在我们搭建支架的过程中时,要对任何一个细节从容面对,发现每一个细节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化学的学习。

(三)引导学生独立思索,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我们知道支架式教学法的根基是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理论”,但是借鉴的又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思想,建构主义思想,注重的使学生自觉主动的进行自我的发展,自我培养。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客体,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构建,在知识的构架中继续向上。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有选择,有层次的进行学生学习的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由半主动的学习到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不再主要依靠老师,而是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当老师放手之后,学生还能自主的进行自我建构。

(四)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共享集体思维成果

在学习的过程中,团队合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课堂讲授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先进行预习,在预习的时候学生会对所学的内容形成一个相对确定的前概念。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进行一次课堂的讲授,通过讲授的质量来进行优秀小组的比拼。在竞争的条件下,就会驱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形成的概念进行反复琢磨,确定,不断的形成全新的,全面的认识,抓到事物的本质。在小组成员之间交流的过程中,不同学生框架的构建方式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构建方式的碰撞会擦出不一样的思维火花,学生可以通过争辩,讨论发现自己构建框架方式的缺陷,不断的进行改善。

在整个授课的过程中,老师是客体,起到引导者的作用,老师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将这堂课的问题提出来,然后让学生自主进行授课,解决学生在讨论之后解决不了的问题,点评学生框架构建的优缺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少的干涉学生的小组讨论。

(五)科学地进行效果评价

教学质量的评价,从字面意思上看,包括了两个方面,其一就是教师的“教”,其二就是学生的“学”。评价的标准就是看老师有没有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能不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有没有提升,支架教学方式有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科学的进行效果的评价是支架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转变,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是否提升来进行考查,小组与小组之间,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评价,评价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以及不足的过程。

进行完效果评价最后一个环节之后,支架式教学也基本完成,教师的放手,是为了学生能够飞得更远更高,更好的引导学生成长,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总结

在进行支架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按照“最近发展区”的理念进行教学,教师在整个框架的构建中发挥节点的作用,通过自身引导的作用,不断的引导,帮助学生在框架中继续前进。在此过程中,教师逐渐对学生进行放手,放手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的过程。支架教学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发挥主体的地位,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主要对高中化学支架教学方式进行简要的探究,希望读者对其有一定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杨伏勇.新课程理念下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实践探索——以鲁科版高中新课程“碳的多样性”一节的教学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4(02):31-33.

[2]夏军,黄爱民.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以苏教版高中化学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课为例[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4(1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