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吴凡
摘要:我国本科工程管理人才培养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使毕业生获得行业需要的专业能力。本文通过工程管理工作坊在华南理工大学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总结探索经验,为工程管理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工程管理;工作坊;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7-0124-02
一、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工作坊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工程管理专业需要培养具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相关的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行业对于毕业生能力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要求更高。国内工程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能力的获得。因此,专业的教学计划应注重实习、课程设计和实践课,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且大多数高校采用“工作坊”实践教学以确保毕业生能获得相应的执业能力。工作坊实践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并通过专业认证制度的实施,提高毕业生对产业的适应性。例如,英国及我国香港地区部分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开设了工作坊的实践教学环节,依据行业协会制定颁布的能力标准作为其开展工作坊实践教学的明确导向以及实践教学内容主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从而使培养的学生满足行业或市场对其专业能力的要求。
“工作坊”实践教学是一种校内模拟仿真的实践教学方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活动”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工作坊实践教学需要按照能力导向,构建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衔接体系,提高能力训练的针对性。同时,工作坊实践教学的内容设置应体现解决问题的训练方式,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
二、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管理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自2010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每届约30人,以小班教学为主,目标是培养工程管理专业的精英。专业自成立以来,其教学模式不断改革,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目前,该专业已建立“工作坊”实践教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执业资格及能力为目标。根据教学计划,目前工作坊是从本科二年级开始,每个学期有1周的工作坊实践教学,配合学科基础课、专业领域课的进度,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由广到专”的工作坊课程训练。工程管理工作坊每次聚焦一个主题,通过导师的集中分享,引导全员充分互动,并通过实际案例介绍,引发每位参与者形成创新策略与实施路径,最终达成预定教学目标。这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经验知识的掌握更为直接。
每学期指定周,工程管理工作坊教师会依照教学大纲进行工作坊命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工作坊任务,在期末进行小组答辩、成果展示和经验分享。这种短期高强度的专业知识学习,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素养训练,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快速学习的意识。学生通过在“工作坊”中解决与实际工作同样可能面对的专业问题以及团队合作问题,自发性地通过回忆理论课程知识、搜索专业资料、团队协作,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依托所在学院已投入500多万建设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虚拟仿真BIM中心,该专业工程管理工作坊实践教学具备良好的教学硬件,目前已在四届学生中进行了“工程项目管理沙盘仿真模拟”、“BIM建模与绿色建筑分析”、“建设项目投资分析”、“工程项目创新与可持续性”等实践。学生5—6人组成团队,每队均可得到一位导师指引,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沙盘模拟实战等超前的教学工具,进行实际案例的模拟操作以及对国内外高新技术进行探索与研究。通过集中对某一课题的研究,学生团队往往自发性地进行头脑风暴讨论、任务分配、资料搜索、快速学习,自发性地完成团队目标,透过Revit模型、VR展示、视频展示等丰富而新颖的展示手段进行汇报,往往得到教师意想不到的新鲜成果。
工作坊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程度对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层层递进。学生在第一次的工作坊中,通过“工程项目管理沙盘仿真模拟”,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并对其进行综合应用,训练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通过第二次工作坊“BIM建模与绿色建筑分析”,学会使用Revit等软件进行建筑建模以及能耗分析,训练学生的工程管理IT能力;通过第三次工作坊“建设项目投资分析”,对项目的投资与融资进行实践,训练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通过第四次工作坊“工程项目创新与可持续性”,了解更多专业领域的前沿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这四个工作坊层层递进,环环搭接,看似四个方面的主题,但实际上相互关联,每一次新的工作坊都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以及锻炼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考核评价方面,采取持续性评价,没有书面考试,教师主要通过过程评价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通过对学生解决过关问题的成效、学生在团队中表现出的协作与领导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日志、总结报告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多维的评价,从考评监督的角度保证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工作坊”实践教学课程的建设,目的是为本专业培养一批具有独立思考、逻辑分析思维、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团队合作意识的工程管理专业优秀人才。通过教学改革探索,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已见初步成效,通过参与工作坊教学的学生,在社会视野、逻辑分析、表达能力、学習能力、搜索能力、团队合作等综合专业能力方面表现更为优秀。目前,以工作坊实践项目为基础,本科学生参加竞赛获国家级奖项9项,发表相关主题的科研论文2篇,衍生多项毕业设计课题,并由毕业设计反哺工作坊的建设发展。例如,某毕业设计“基于BIM的某教学办公楼项目能耗模拟与分析”就是由BIM工作坊衍生出来的。以此为题,工作坊进一步深化了BIM工作坊的建设,成为BIM-GB绿色建筑分析工作坊。
三、工程管理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的经验总结
工作坊实践教学以能力要求为导向,以专业能力训练为主,缩小高校工程教育与行业、社会用人要求之间的差距。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管理工作坊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改革探索,本文总结工作坊实践教学运行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实践课程教学设计应遵循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和专业能力要求,了解教育、管理、教学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对人才培养需求进行准确描述;参照国内外专业领域知名高校的“工作坊”课程设计,对国内工程管理专业进行相应的理念设计。
2.初步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
3.引入全过程考评体系,利用工作日志、学习报告、小组讨论等观察手段,对学生实践环节中的过关问题解决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测评,保证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对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成效评价以及调整,可以通过不断的反思与调整,摸索出一套完善的实践课程。
4.需要指出的是,工作坊作为一种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形式,不仅需要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探讨,还要从硬件环境上予以保证。
参考文献:
[1]王雪青,杨秋波.工程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9):44-46.
[2]王学通,庞永师.工程造价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77-79.
[3]严玲,霍双双,邓娇娇.基于能力导向的工作坊实践教学研究——以天津理工大学工程造价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教学,2014,(6):113-120.
- 上一篇:遥感物理基础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探讨 2019/3/20
- 下一篇:益友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