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新工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19-5-8 11:34:05      点击:
新工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张杰   邹洪涛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贵州都匀
 558000)
摘要:新工科与课程思政是当前大学生能力培养及道德教育的新趋势。本文摘选新工科核心素养“诚实正直、敬业、理解他人、工程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敬业、友善、爱国”课程思政进行统一教学。同时结合在学院的具体做法,阐述了如何达到新工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课程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新工科,核心素养,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教育教学论坛
The cultivation of New Engineering Core Literacy and the Cooperative culti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Zhang Jie Zou Hongtao
 
(Guizhou Duyun 558000,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bsrtact: the new engineering subject an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e the new trend of ability cultiv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article selects the new engineering core accomplishment "honesty and integrity, dedication, understanding of others, engineering ethics"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honesty, dedication, friendliness, patriotism"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combining with the concrete practice in the college, 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the core accomplishment of the new engineering course an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the curriculum.
 
Key words: new engineering, core literacy, curriculum thinking,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对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工科就应运而生。新工科学生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个人效能、知识能力、学术能力、技术能力及社会能力。其中诚实正直、敬业、理解他人、工程伦理是其常见能力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就应该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使专业课上出“思政味”。为此,我们在专业教学工程中尝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工科核心素养共性的东西一起来讲,如诚实正直——诚信、敬业——敬业、理解他人——友善、工程伦理——爱国,履行教师 “一岗双责”,效果上实现“一课双赢”。
1、诚实正直——诚信
周恩来的“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及鲁迅的“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都说明诚实正直重要性。诚实正直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它能使你具有强大的亲和力,能让别人无条件地接纳你。生活中,你诚实正直,你势必受到尊敬,拥有好的人缘;学习中,你诚实正直,你的同学就会乐意与你合作,你的未来雇主也会特别垂青于你。
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及《易经》“人之所助者,信也”。一般来说,诚信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指为人处事真诚诚实,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二是指信守承诺。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一个基本准则。学术诚信,为人正直是学术规范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诚信作为新工科核心素养之一,既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学科学术发展到当前的必然要求,这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学术诚信的最根本要求。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化学化工学院向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转型后发展的工科专业。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学生的学术诚信与为人正直的价值观是体现化学化工学院适应新工科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体现。
我们在专业教学中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术诚信及为人正直价值观。一是毕业论文,众所周知,毕业论文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试验和论文写作。我们要求学生在试验过程中,详实记录数据,做到有理有据,要有据可查,数据要可重复,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拍照片、拍视频,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绝不允许修改或者和谐数据现象发生,修改和和谐数据本身就牵扯到学术诚信问题。让学生签订数据真实诚信书,学生是数据的真实与否的第一责任人。和学生讲清楚,修改数据不仅仅是诚信问题,有可能还可以上升到法律高度的问题。论文写作过程中,杜绝抄袭,由指导教师把关要求学生毕业论文在知网查重率不超过25%。发现抄袭绝不姑息,论文就是零分,没有毕业证和学位证,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学校知识产权保护,学生在学校做出研究成果,论文,专利等产权归属于学校。要求学生在校及毕业后做好保密工作,让学生明确以后的工作中如果泄露核心机密,就有可能触犯刑法,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知识产权的保密就是学生个人的为人问题。三是毕业实习,化学化工学院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防止有些同学在实习过程中弄虚作假,随便找单位盖个章,就说自己实习了,我们建立毕业实习的回访制度及定期信息沟通制度。通过回访及电话联系实习单位,动态掌握学生实习情况及出现的问题。
2、敬业——敬业
《韩非子·喻老》指出敬业的意思就是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今天敬业就是人们对所从事事业具有高度得事业心,责任感和崇高的荣誉感,就是爱岗、爱厂、守业、乐业的奉献精神。不管何种职业,都需要专心致志,勤奋认真的态度。这就态度就是敬业。从这个意义上讲,敬业就是通过专心于职业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学生而言就是爱校、爱学、乐学、善学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敬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是当前大学生需要的培养素质,特别是对于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科大学生尤其重要。
针对敬业精神的教育,我们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平时的考勤。平时上课定期及随机点名,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特别是实验类课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定。让学生明白认真听课实质就是敬业精神的体现。二是工业见习及毕业实习。工业见习及毕业实习是化学工程工艺专业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我们将学生的敬业教育穿插于工业见习和毕业实习的全过程。要求学生要和工人师傅跟班。工人什么时间上班就要求学生什么时间上班,工人什么时候下班学生就什么时候下班,工人上夜班,学生也上夜班,工人工作要求就是学生的实习要求,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也让学生明白按时上下班就是爱岗敬业,认认真真实习、做好平凡的工作就是爱岗敬业。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的爱岗敬业的教育,让爱岗敬业精神内化为个人行动。
3、理解他人——友善
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强调了尊重、理解他人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成就卓越、获取成功的必备品质。“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成就卓越、获取成功的必备品质。
懂得尊重理解他人,其实就是尊重理解自己。懂得尊重,是做人最起码的一种道德要求。做到了尊重和理解他人,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美德、一种修养。这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是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同时,亦是赢得他人对自己尊重的基础,自身的自尊方能得以周全。
清龚自珍的“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及晋陈寿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无不说明要与人友善。友善,被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生活化、大众化的重要体现。友善,又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做人、做事、成家、立业,以及走上成功的重要法宝。在生活中友善的人总是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一个友善的举动也会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尊重理解他人的首要前提就是换位思考,多从他人角度、他人立场思考及分析问题,这是尊重理解他人的基础。在对尊重理解他人的教育时,我们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上做了大量实践。全国化工设计大赛是个综合型的设计大赛。要求学生具有综合的工程设计能力。因此一个人是很难独立完成的。要求团队成员精密合作、精诚团结,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理解。在设计工程中由于分工的原因,可能就会只看得自己做的贡献、自己努力,总认为自己做的是最多的,自己是最努力的,没有从别人的角度,别人的立场分析及思考问题。如果这样的话化工设计大赛就很难完成。因此,我们在选拔队员时就强调要尊重理解他人,签订承诺书。我们特别强调在设计过程中要求每位队员要学会换位思考,从他人角度、他人立场分析及思考问题,要求要尊重理解队友。
友善教育我们放在了宿舍文化建设上。宿舍是校园生活中最小的集体。我们营造和谐、友善的宿舍文化。大学宿舍的舍友大都来着不同文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在生活学习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难免有磕磕碰碰,对事物的态度看法不可退一致。会存在一定的矛盾。特别是评优评奖学金时,这种情况就会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同学在处理问题时要本着友善的态度。对待舍友要友善,要向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也让学生明白舍友情是我们人生的重要宝贵财富。
4、工程伦理——爱国
“取义成仁”,不能“趋利忘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都是工程伦理的范畴。工程伦理是调整工程与技术、工程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对工程师的伦理行为和工程建设起着引导、规范、开拓等重要作用。工程伦理准则包括五个方面: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可靠、关爱自然、公平正义。因此,现代工程要求工程师除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外,还要具备在利益冲突、道义与功利矛盾中作出道德选择的能力,除对工程进行经济价值和技术价值判断外,还必须对工程进行伦理价值判断;除具备专业技术素养外,还应具备道德素养;除了对雇主负责外,还要对社会公众、环境以及人类未来负责。
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及华罗庚“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无不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爱国是公民必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部分。爱国是各族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爱国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举反例来说明工程伦理,建立学生的工程伦理的道德观念及法律法规观念。比如豆腐渣工程,这些都是违背工程伦理道德的,甚至是触犯了我国的法律。要求学生在关乎工程质量,工程水准等方面的问题时,要服务大局,从工程长远利益着眼,严把工程质量关。在学生化工设计教学中,设计立足于用户需要,立足于国家法律法规,立足于从传统伦理道德,立足于工程伦理。更要对客户的技术开发细节,技术文件、技术规范保密。告诫学生做好在科技开发过程中,要注意技术开发细节、技术文件及技术规范的涉外保密工作。特别是涉及国家利器、国之重器、国家核心利益技术时,更应该履行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职责。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我们穿插了学生的思想教育--课程思政。众所周知,知识无国界的,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但是专业知识及专业技术服务对象是有国界的,让学生牢记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做好专业,学好专业知识,更应该知道我们所学知识及技术的服务对象是谁,那就是中国人民,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让学生明白专注服务对象就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更让学生懂得只有通过我们的砥砺前行,艰苦奋斗,我们才能有更好的能力去服务我们的国家,服务我们的民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结语
我们通过上述教育教学的实践,将新时期大学教育的目标“培养怎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紧密结合起来,这既是时代的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也是实现大学教育初衷的具体途径。那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我们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采取了新工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在一起,紧紧将新工科核心素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协同知识育人,能力育人及德育育人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 周开发,曾玉珍. 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索[J]. 重庆高教研究,2017,5(3):22-35.
[2] 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郝杰. 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9.
[3] 李华,胡娜,游振声. 新工科:形态、内涵与方向[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4):16-19+57.
[4] 林健. 新工科建设:强势打造“卓越计划”升级版[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7-14.
[5] 高德毅,宗爱东.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6]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1-34.
[7] 高锡文. 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以上海高校改革实践为例[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4):16-18.
[8] 高诚辉,杨晓翔,温步瀛,钟春玲. 全方位协同育人  培养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2):25-28.
[9] 吴爱华,刘晓宇. 深入推进科教结合协同育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2):6-9.
[10] 詹勇,王文婷. 建立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协同育人平台运行机制[J]. 中国高等教育,2016(10):24-27
作者简介:张杰(1978.03-),男,汉族,安徽太和人,博士研究生,现就职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化工高等教育。
收稿日期:2018-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