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中学校史研究与校史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太原市中学校史研究与校史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19-4-18 11:20:16      点击:

  校史是教育史、学术史、文化史、思想史等的重要交叉地带,是史学研究的新兴领域。由于我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历史较短,同时受到社会动荡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校史研究起步较晚,校史教育更是落后于国外一些著名学校。目前,校史研究和校史教育的意义日益受到教育界和史学界的重视。就中学来说,一方面,校史研究成果是学校教育理论形成的一个重要源泉,对学校教育实践具有“鉴古知今”或“古为今用”的价值。校史研究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把握教育规律,自觉遵循教育规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另一方面,校史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开展校史教育,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以学校的精神凝聚力和价值准则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给予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

  笔者于2014年寒假期间走访了太原成成中学、太原五中、太原十中、进山中学等中学,采访了上百位老师、学生,参考了报纸、杂志、书籍等书面资料,以太原成成中学为例,对近年来太原市中学校史研究和校史教育工作的现状和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如下报告。

  一、加强校史研究,挖掘校史资源

  校史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纪录,是一所学校精神特质与风格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学校办学成就的浓缩精华,是一所学校自我反思、彰往察来并寻求自我超越的理性思辨。校史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度重视并精心组织协调。太原市不少中学都将校史研究列入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中。

  在校史研究方面,成成中学成立了校史编纂委员会,由党政主要领导人牵头,全面规划统筹校史研究工作的开展。学校要积极搭建了校史研究平台,组建了研究团队,并鼓励师生积极从事校史、校情研究。由于创办年代久远,所存史料不多或散逸,因此对学校史料要进行“抢救”,从那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老校友那里获取历史信息,使之发挥“资源性人物”的作用。不仅成成中学的老师搜集整理了1984年由饶瑶琳、雷声等人撰写的成成中学校史稿本20余本,更值得注意的是,成成中学历届杰出校友也为校史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由成中老校友阎百真执笔的《成成烽火――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纪实》付梓。这位耄耋老人将心声倾注笔端:“我们这些从成中师生抗日游击队幸存下来的老同志,永难忘怀过去的峥嵘岁月,永难忘怀那充满战斗激情的青春岁月。我们自觉有责任记录下那段光荣的历史。”《成成烽火――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纪实》以感人的事迹和浓炽的情愫,实事求是、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由成成中学培育、从成成中学走出的一群热血青年组成“成中师生抗日游击队”,投笔从戎赴战场、举校从军救危亡的英雄壮举与革命情怀。它不仅是一部系统全面的成成中学校史回忆录,一部革命先烈英灵的告慰史诗,更是一部对年轻的成成人乃至我们年轻一代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教材。

  二、整合校史教育资源,建设现代校史展馆

  校史展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筹备策划、内容确定、文稿编撰、史料整合、展板设计、展厅布置、开馆仪式到组织参观解说等,都要精心组织和策划。校史馆的建设目的,在于通过对学校办学辉煌历史的展示,营造浓郁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对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太原成成中学、太原五中、太原十中、进山中学等中学均在校内建设了规模不等的校史展馆。笔者有幸走进太原五中和太原成成中学的校史展馆进行了参观。太原成成中学校史展馆位于太原市迎泽区后铁匠巷成成中学会议楼内,三个展馆内收藏有包括刘墉如、焦国鼐等在内的成中最为杰出的数届校长、训育主任、教师、学生的照片与资料,成中师生写给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的两封信、1992年杨尚昆对成成中学恢复校名的批示以及省市批文、大青山抗日标语、“成中师生抗日游击队”的训练、战前动员等照片,以及各种荣誉证书、匾牌、锦旗、字画等等。校史展馆通过记载学校历史、展示办学成就、彰显办学特色,使校史展馆成为学校内部的宣传教育阵地,成为学校加强品牌建设、扩大对外宣传的窗口;使其成为既是缅怀历史、启迪未来、传承文化的平台,又是学校办学精神、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成为开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生动素材。

  太原市中学在校史展馆建设上应当向我国一流中学学习经验,将数字化、电子化手段应用于校史展馆的布局中,变以往单纯的“文字+图片”的扁平二维展示手段为立体、生动、形象、有趣的三维展示手段,并且通过色彩、灯光的变化来营造、烘托展品,不仅使整个展区变得丰满立体,而且能有机地将展区连贯起来,最大限度地提升展品的展示价值。有条件的中学还可以向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学习,在建成校史展馆的同时,同步建设数字校史展馆,以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便捷的访问将校史展馆的价值和影响力最大化。另外,在利用校史馆开展教育活动方面,已经建成校史展馆的学校还应当逐步常态化开放校史馆、建立校史馆管理规章制度、提高校史馆服务水平,使广大师生及校友们能更直观便捷地了解学校的历史,也为社会大众更好地展现了学校的成长历程。

  三、建设校史教育景观,创建校园精神文明

  校史景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校史景观,是中学校园延续历史、承扬文化的一条便捷之路和必由之路。太原市中学校园中的校史景观主要包括历史遗迹、杰出人物雕塑、铜像、校训石碑、学校特色建筑等各类形式。这些校史景观建设是反映学校文化、体现学校精神的高水平的“化人之物”,能够以其历史穿透力和文化厚重感,给人以真的启迪、美的享受、善的感召,往往具有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可以为中学校园增添一份历史感和人文气息。   走进太原成成中学,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历史感和清新的现代感,两种观感的交错融合形成了成成中学的独有魅力。作为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中学,成成中学在校园景观的建设上花了不少心思。校园主道两侧的路灯灯柱上都装饰着写有革命校友语录的仿大理石标语牌,小广场中心矗立着成中师生抗日游击队雕塑,教学楼门前还立着一块刻有《成成赋》的巨石。这些校史景观将校史教育资源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将校园精神文明化为显性的实物,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成为了学生品德与人格发展的隐性课堂。

  随着太原市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很多中学已建成了新校区或拟定了易地扩建的计划,如太原五中、太原十中、太原成成中学等。在新校区的校园建设过程中,中学应当保留、移植一些原有的、为人们所认可的标志性的建筑风格;在给新校区的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命名时,可以用知名校友、对学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领导、优秀教师等名字命名;还可以在新校区建造景点,专门反映学校历史的变迁等。这些形式可以反映学校的历史底蕴,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达到良好的环境育人的效果。

  四、编写校史教育读本,开展校史教育活动

  在校史教育课程设置方面,部分国内中学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校史中包含着丰富而生动的校本课程资源,学校可从中精心筛选资料,编写校史读本,充实到校本课程内容中去,同时根据需要制成录音、录像、光盘、德育课件等音像资料,存放到陈列事或档案室,以便利用。太原市中学开设专门的校史教育课程的还不多,据太原成成中学的历史老师白秀茹分析,原因在于中学教学任务比较重,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专门开设专门的校史教育课程,只能在平常的历史课中穿插一些与专业知识有关的校史知识。

  与开设校史教育课程相比,编写校史教育读本比较适合中学操作。太原市不少中学都有本校的校史读本,有些是本校教师在整理和研究校史的基础上编写的,有些则是校友在回忆和考察中完成的。如成成中学的校史读本《成成烽火――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纪实》就是由当年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队员阎百真老前辈亲笔撰写的历史图书。

  除了编写校史教育读本,太原市广大中学还利用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和校史学习,尤其是利用校庆的机会,为广大师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满足校内师生接受校史文化熏陶的需求。太原成成中学经常不定期地开展以校史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作文大赛、歌咏比赛、话剧表演赛,举行校史图片展、校史影视展等等。1998年,成成中学成立了山西省最早的中学生业余党校,每年培训学员六七百人,至今已发展中学生党员数十名,经验在全国推广并受到中组部表彰;2009年,成成中学大青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内蒙古革命老区武川县建成,太原成成中学井尔沟希望小学正式挂牌,成中教师沿着当年师生游击队战斗的路线,出杀虎口,进大青山,缅怀革命先烈。

  2009年12月6日,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出品,太原市委宣传部、太原成成中学等单位联合拍摄的同名影片《成成烽火》在太原举行开机仪式。青春红色系列数字电影《成成烽火》通过亲历者讲述,以10部故事片的篇幅,分别展现1937年到1949年期间,成中师生积极抗日,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峥嵘岁月。该剧于2010年7月10日正式开拍,除职业演员外,包括笔者在内的成中师生也多次参与拍摄工作,累计2000余人次。他们奔赴榆次老城,太谷李家大院,大同昊天寺、土林,太原店头古战场和临汾壶口等地,在兴奋与劳碌中,重温历史,净化心灵。

  “成中厚重的历史积淀不仅是成中的财富,更是党和国家,是全社会的财富。”太原成成中学校长贾国振说:“通过拍摄影片,把成成的红色革命精神传承下来,弘扬出去,对全国青少年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影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结语

  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正在流动的历史。校史研究和校史教育是一项对历史负责、为现在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工作。太原市中学在校史研究和校史教育工作方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需要改进之处,一些中学由于建校时间短、机构不完善或对校史研究和校史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在校史研究和校史教育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举措。在笔者看来,每一所学校都应重视这项工作,当然,历史名校更要走在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