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浅析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19-4-19 13:32:34      点击:

  特殊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成为了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方向。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早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且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能够加大课堂信息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多角度的信息刺激,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更形象的知识,充实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一、特殊教育信息化任务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新型教学模式是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建立创新的特殊教育信息化模式应该以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育思想为依据,并且能够充分地利用各种信息化软件和硬件资源,协调特殊教育信息化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应该转变传统的特殊教育模式,应该转变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位置,信息技术应发挥的功能以及特殊教育的过程,从而能够建立适应网络时代的特殊教育模式。

  (二)信息化设备在教育管理和教学上的应用。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两个方面。信息化设备在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方面的应用表现在:学校基本信息、学生和教师基本信息、学籍信息、成绩统计等方面的保存,要求学校拥有系统的数据库来管理。在特殊教育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康复训练,前、中期评估,都需要整理,存储,统计,报告和其它处理,要求学校建立一个相对完整和稳定的,易于管理的基本数据库。教育教学管理上的网络应用,特教学校还有待发展。已引进先进的电子管理软件的学校并不多,有的学校则还处在本薄管理的阶段,工作效率很低。在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各级政府投入不断增加的形势下,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用机的数量会不断增加,将会逐渐保证学生真正用得上计算机。

  (三)特教教师的信息技术认识与应用能力。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的先决条件,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对于他们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作用,他们普遍认可信息技术的作用。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增加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为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提供便利。实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前提是对其熟练的操作能力。而笔者发现,很多教师不能做到够熟练操作,导致教师日常教学和管理很少运用信息技术媒介。通过访谈了解到,很多学校对数字设备的不合理管理和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对现有教学设备的操作培训不可忽视。在准备好特殊教育信息化中所需的软件和硬件以外,还应该采取各种形式为教师提供信息技术培训的机会,并且能够形成一个完善的培训体系。

  二、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观念落后。目前,我国对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观念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学校对特殊教育信息化的认识还比较缺乏,由于高等学校自身条件的制约,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特殊教育的消极影响,没有充分地考虑到网络时代信息化科学发展。不能较好地将特殊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公平以及区域教育平衡发展结合起来,进而无法提高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并且不能促进特殊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一些教育部门的决策者、主要管理人员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信息意识淡薄,思想保守,沿用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依靠国家和赞助来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不知道用市场理念或方式来解决,从而制约了教育信息化建设。

  (二)特殊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不足。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资源建设本身有其特殊性,投入大、资源组织复杂、建设周期长、收效慢,种种因素导致教育资源建设一直没有质的变化。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数量众多且良莠不齐。特殊教育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没有相关的网络课程、网络学习资料等信息资源,同时特殊教育网络资源管理平台和教学平台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尽管,很多特殊教育机构已经具备了信息化硬件平台,能够为残疾学生提供网络教学,然而没有充分的教学软件资源的支撑,特殊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和管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特殊教育缺乏信息化人才。目前,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急需信息化人才,难以满足建设信息化的要求,一方面是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没有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而且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尽管一些特殊教育机构已经开展了一些针对教师信息技能提高的培训,然而从实施效果分析,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还无法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常情况下仅仅地局限于设计信息多媒体课件等比较简单的工作上。另外一方面特殊教育缺乏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的信息化人才。一些特殊教育机构只关注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给予专业化信息人才培训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特殊教育机构网络以及信息库建设和维护等方面的专业信息人才匮乏,不能较好地适应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三、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建议

  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教学资源建设。应该结合特殊教育机构的特点,不断地开发出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而能够促进信息化水平,提高特殊教育的教学效果,使有利于残疾学生的发展。

  (一)有效的管理和培训机制是保障。必须有领导的重视和统一的组织机构、各业务部门的通力合作,形成全局一盘棋的建设思路。在保障机制上,成立信息化建设委员会,请专家加入,来为特殊教育信息化提供专门的咨询和指导。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应调动教师参与信息技术培训的积极性,立足本校、按需施教、循序渐进、学以致用。

  (二)特殊教育信息化资源与课程开发。推进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形成覆盖市、区、街的信息网络;欠发达地区要建立起城市中心网络,并努力向基层延伸。定点城市要建立残疾人求职、招聘信息网络数据库,并负责向上级网络提供数据。

  (三)多方面加强特殊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加大对特教教师的职后培训。加强各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普及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其次,特殊教育学校与高校加大合作联系。调动高校师范毕业生到特教学校工作,既可以提高特教教育水平,带动特教学校的发展,又能促进当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最后,提高特教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通过技术手段为他们进行教育和康复训练,通过信息技术和课程的优化整合,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作为目标贯穿教育教学活动。

  (四)建立有效的信息化评价体系。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建立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够与国际接轨的特殊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从而能够有效地评价信息化的实施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特殊教育信息化,根据评价的结论发现不足,从而提出进一步整改的措施,最终实现特殊教育的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