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阴阳二十五人”人格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黄帝内经》“阴阳二十五人”人格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21-4-8 13:08:36      点击:
《黄帝内经》“阴阳二十五人”人格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王 彦
九江学院 1.教师教育学院 2.认知科学与跨学科研究中心 江西九江332000
 
【摘 要】《黄帝内经》是中医重要典籍,它将五行与人体形态、体质、人格特征等属性进行联系,提出“五形人”并推演出“阴阳二十五人”学说。“阴阳二十五人”包含了理论驱动式、演绎式的人格理论,不同于西方数据驱动式、归纳式的人格理论,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此同时,该学说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瑕疵,需要加以完善和修正。
【关键词】阴阳;二十五人;人体形态;人格 ;教育教学论坛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智库一般项目“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对《黄帝内经》‘阴阳二十五人’人格理论的重新审视”(17ZK46)的成果。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personality theory of Twenty Five Kinds of Yin-Yang Persons in the HuangDi NeiJing
Yan Wa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e of Cognitive Science and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Jiujiang University, Jiujiang 332000, China)
 
Abstract:HuangDi NeiJing, or the Yellow Emperor' s Inner Canon of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collection of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claimed that the Five Elements were related to the human forms, body constitution, and personalities in the Twenty Five Kinds of Yin-Yang Persons. This personality theor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s it was theory-driven and deductive, which we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counterparts which were data-driven and inductive. In the same time, some flaws in this theory were found, which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corrected.
 
Key words: Yin-Yang; Twenty-five kinds of man; Human forms; Personality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人格,一般定义为个人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其通俗但不准确的说法即性格。
人格心理学存在多个流派,都是由西方心理学家所创建,当前的主流是特质流派。特质流派关注人格结构的探寻,奉行经验主义和归纳法。其基本范式是,首先搜寻出一门语言中的所有与人格相关的词汇,然后对这些词汇进行因素分析来确认基本人格因素的数量。最主要的两种发现是,卡特尔的16因素,以及“大五”人格学说的5因素。总体来看,不同理论创建者发现的因素数目不同,在不同文化中找到的因素也有所不同。
一、《黄帝内经》里的人格理论
《黄帝内经》的《阴阳二十五人》篇将五行与人体形态(广义人体形态包括静态形状、动态表情、行为姿态)、体质、人格特征联系起来,通过五形与五音的排列组合(此处需要不拘泥于文字表面意思而从整体来看),提出了五种基本形(“五形人”)和二十五种亚型(“阴阳二十五人”)之说。[1]其中,“五形人”与五音之“上”音搭配,其各种特征如下:
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足厥阴,佗佗然。
火形之人,比于上徵,似于赤帝。其为人,赤色,广䏖,脱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疾心,行摇,肩背肉满。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好颜,急心,不寿暴死。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手少阴核核然。
土形之人,比于上宫,似于上古黄帝。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也。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太阴,敦敦然。
金形之人,比于上商,似于白帝。其为人,方面,白色,小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如骨发踵外,骨轻。身清廉,急心,静悍,善为吏。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手太阴,敦敦然。
水形之人,比于上羽,似于黑帝。其为人,黑色,面不平,大头,廉颐,小肩,大腹,动手足发,行摇身,下尻长背,延延然。不敬畏,善欺绐人,戮死。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少阴,汗汗然。
此外,每种形还有另外四种亚型。例如,木形人的四种亚型及特征为:
大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上,遗遗然。左角(一曰少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下,随随然。钛角(一曰右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上,推推然。判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下,栝栝然。
《黄帝内经》的《通天》篇则依据阴阳比例不同,将人分为“五态人”:“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太阳之人,多阳而少(无)阴”、“少阳之人,多阳少阴”、“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之“五态人”,并勾勒了个性特征与大致形态。[2]基于该理论,我国中医界已制定出相应的人格测量量表。[3]
二、讨论
“阴阳二十五人”学说存在一些明显的优势和困难。
(一)优势之处。该学说的优势在于其理论主义和可演绎性。至于五行如何进行推演,中国古代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黄帝内经》《阴阳二十五人》篇的做法,用五形与五音的排列组合,演绎出“阴阳二十五人”。第二种是《玉管照神局》、《神相全编》里的做法,直接对五形进行排列组合。《玉管照神局》首先指出了五行与五形之间的关系:“形之在人,有金木水火土之象,有飞禽走兽之伦。金不嫌方,木不嫌瘦,水不嫌肥,火不嫌尖,土不嫌浊。”随后它又使用了五形进行推演,或者说细分。其文云:“形之在人,木形本瘦,……取木之形,安可一概而论哉。木之形,非在其一,有带金者,有带水火土者;……土之形,非在其一,有带木者,有带水火金者。带其相生则吉,带其相克则凶。”由“木之形,非在其一,有带金者,有带水火土者”,可以推理出,此处是说,以木形为主,同时以金形为辅,或以水火土形为辅。
类似的亦可见于《神相全编》。其文云:“五形凶:金形带木,斲(通斫)削方成,初主骞滞,末主超群。木形多金,一生剥落,父母早刑,妻子不成……五形吉:金逢厚土,足宝足珍,诸事营谋遂意称心。”
易知,《玉管照神局》、《神相全编》就是将五形进行排列组合,进行推演。由于“木之形,非在其一,有带金者”一方面是说,木形为主,金形为辅,而另一方面,则从五行取其二进行排列组合。按照这种做法,即可排列出“木木、木火、木土、木金、木水”等二十五种组合(前一个权重大,后一个权重小)。
(二)困难之处
第一,五形的几何形状描述不清晰,描述标准不统一。例如,在《阴阳二十五人》中,木、火、土、金形人面孔形状,皆为正视结果,而水形之“面不平”则更像是侧视结果。此外,水形人“面不平”的含义不清楚。
第二,一些论断与现代统计知识相左。例如,在《阴阳二十五人》中,五形人的小头与大头之比为3比2,五形人的小手足与大手足之比为4比1。一般认为人类形态各种参数为正态分布。所以,假设人体形态可以由五种基本几何形状通过某种法则推演而来,那么上述比例应该存在问题。
第三,五形人的人格特征覆盖面不够,其准确性待确认。在叙述五形人时,各种基本型的人格特征描述很少,有些描述竟然相同。如“火形”与“金形”皆“急心”。这是重大理论缺陷。
第四,十二条经络与二十五人搭配时只用了十条。其中,五种基本形搭配五条经络:木形(可理解为“木木”组合,其余同理)、火形、土形、金形、水形分别搭配“足厥阴”、“手少阴”、“足太阴”、“手太阴”、“足少阴”;而木、火、土、金、水形人各自剩余的四种亚型分别搭配“足少阳”、“手太阳”、“足阳明”、“手阳明”、“足太阳”,共五条经络。而“手厥阴”和“手少阳”这两条经络没有被使用,原因不明,或许另有深意。
第五,部位之间关系不和谐。大部分人身体各部分存在一种和谐关系,即,头大,则手足大,肩背大。至于头小而手足大的情况,十分少见。而在《黄帝内经》中,作为基本形状的五形人却非常奇怪。例如,“木形之人”,“小头,长面,大肩”,而“土形之人”,“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
如果五形人是五种基本形,那么五形人应该彼此有所不同,而其自身各部分应当比较和谐。
第六,基本维度数目之争。“五形人”和“阴阳二十五人”学说支持“五行”即五个维度,而“五态人”学说支持“阴阳”即两个维度。新近挖掘出的“阳和阴五行”学说则比较复杂[4],理论上支持“阳和阴”三个维度,由于和炁假定稳定不变,因此在操作层面上也支持“阴阳”两个维度。目前来看,有证据[5]倾向于支持“阴阳”之两维度而非“五行”之五维度。但这并非终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三、结论与展望
中国传统文化中将阴阳五行哲学同时与人体形态及人格特征加以联系,形成了“阴阳二十五人”等人格理论。“阴阳二十五人”人格理论具有理论驱动和可演绎的天然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加以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继禹.中华道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0).503-505.
[2] 张继禹.中华道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