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究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发酵工程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究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19-3-13 20:50:06      点击:

窦少华 刘春莹 钱丽艳 迟乃玉

摘要:结合发酵工程的课程特点,提出案例教学方法,并详细阐述了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优缺点以及各阶段的优化操作,为案例教学的推广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发酵工程;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2-0170-02

发酵工程作为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微生物为主体,将传统发酵技术与现代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专业技术性学科。该门课程内容丰富,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及化工原理和工程等多种理论。随着生物科学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关的许多学科,特别是最为密切的生物工程领域的许多研究方向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这对生物工程的本科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发酵工程这门核心专业课的教学要求将更高。针对目前不少学生上发酵工程课“听得懂、理不清、记不牢、用不上”的现状,我们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改革。

一、案例教学的提出与发展

“案例教学”的思想可追溯到公元前,在中国的《学记》中就有“罕譬而喻”的记载,但“案例教学法”这个概念在1870年前后才由哈佛大学法学院C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首次提出,并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中国[2]。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而锻炼学生能力的方法。它能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实践情境,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和讨论,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案例教学法”创造了新的课堂形式,让以前被动接收的学生在课堂上拥有了更多话语权。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强学生团结合作、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案例教学法”在发酵工程中的应用

发酵工程是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生物工程四大支柱之一的核心课程,它既包含菌种选育、代谢调控、发酵工艺优化控制、发酵动力学等理论知识,又涉及工业培养基原料处理、染菌防治与处理等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实践知识,是将传统的发酵技术工程化[3]。

案例教学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总—分—总”,这简单的三个字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案例的总体分配—内容细化—总结反思,另一方面是指人员的自由组队—任务细分—反思交流。具体实施方案为:在该门课程的第一堂课上,由老师带领学生理清该门课程的整体教学思路,并让学生以4—6人为一个小组,将本专业28名学生分为6组,在组队完成的同时,老师将事先精心挑选好的6个案例留给学生自由选择,每个案例可选一次,不得重复,这六个案例包括:纤维素酶发酵、青霉素发酵、红曲发酵、甘油发酵、谷氨酸发酵、乳酸菌发酵。在每个小组选定好案例之后,由老师暂定展示时间,各小组在课余时间即可搜集资料,着手准备,最后由老师组织学生以幻灯片的形式作成果报告,并在展示结束后由老师或学生提出相关问题。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有效地把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在了一起,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以致用。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的对接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有所用,用而再学”的良性循环,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教学中所存在的“学生被动接收,对知识提不起兴趣”的现状。

三、案例教学优化

就目前来看,案例教学还处在不断探索进步的阶段,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因此我们需要不断优化案例教学的相关环节,以达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老师把关是关键

首先,老师要充当好“导演”的角色,明白何时该让学生自由发挥,何时该由老师把控全局,即要指导案例讨论的过程,包括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去做出决策和选择,去“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引导学生探询案例中各种复杂的情形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不能让案例讨论放任自流,又不能严格控制讨论过程,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教师忌当“演说员”、“评论员”和“仲裁员”;其次,老师要扮演好“HR”的角色,根据小组的表现,公平公正地给每一位组员合理打分。完善合理的评分机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避免部分学生“搭便车”的消极想法,评判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材料搜集是否翔实,内容设置是否合理,时间控制是否得当,小组分工是否明确,语言表达是否清楚,与同学互动是否到位以及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深度。

(二)學生配合定成败

良好的教学氛围、满意的教学效果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案例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通过借鉴以往案例教学的经验,为避免出现组内人员分工不够明确以及小组成员在其他组展示时较为懒散的现象,我们将各组案例展示分为三次进行,这样一来,每个小组每一次都有任务,可以有效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学生在根据案例进行资料搜集的过程中,尽可能从较为可靠的网站上摘取信息,以免传递错误信息。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孔老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在整个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各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并不断寻求进步。

四、结论与展望

针对发酵工程课程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引入“案例教学法”,并将其与传统课堂有机结合,发挥二者的优势,可以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4]。

提到案例教学,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将实际案例穿插到教学过程中,此次我们所提出的案例教学,采用了反向思维,让学生带着书本上的知识去寻找其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总之,在老师与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我相信发酵工程的案例改革一定会深受学生欢迎。

参考文献:

[1]蹇华丽,杨幼慧,朱新贵,胡文锋.巧用案例与问题法提高发酵工程工艺原理教学效果[J].微生物学通报,2011,38(02):256-260.

[2]杨光富,张宏菊.案例教学:从哈佛走向世界——案例教学发展历史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06):1-5.

[3]韦革宏.发酵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王强,张昊,王瑞飞,杨清香.案例教学法在发酵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生命的化学,2017,37(02):29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