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刊文:从参与的主体角度探析高校网络舆情的处理机制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从参与的主体角度探析高校网络舆情的处理机制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21-5-28 14:01:12      点击:

黄睿哲 陈雨 刘锦辉 刘文涵

[摘 要] 信息时代下突发公共事件会比之前任何一个时期更能迅速扩散和传播。近年来社会对高校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发生在校园内的任何事件都有可能演变成网络上的舆情,对高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于维护校园稳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对以往高校舆情的各项数据分析,结合调查研究,针对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的预警与应急处理机制,从参与主体角度来探究舆情疏导体系,力求通过建立有序的处理机制服务于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高校;网络舆情;主体;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1-0054-04    [收稿日期] 2020-10-27

一、高校网络舆情概述

(一)高校网络舆情内涵及其影响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民众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产生相应的具有影响力和倾向力的言论和观点[1]。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是指以微博、贴吧、百度新闻等社交媒体为载体,作为舆论参与主体的大学生对于个人切身利益或者高校相关的舆情发表自己的评论,并通过评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高校网络舆情也可能因为线下的实体处置不当转变为一种现实冲突,舆论的回应不当极易造成次生舆情,而次生舆情会更加激起网民的负面情绪,让舆论形势变得反复且不可控制。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载体

高校网络舆情的载体形式多样,有论坛、微博、百度新闻、贴吧等多种载体,微博是近几年高校网络舆情发生的主要集中地,它以开放式的信息分享、传播为主,是广播式的社交平台[2]。作为高校网络舆情参与主体之一的在校学生会选择影响力巨大且开放的平台直接表达诉求,一方面保留信息的真实度,让诉求表达得以完整、无差异化转达,另一方面微博上某些自媒体和新媒体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可以帮助信息的快速传播。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参与主体

高校网络舆情的参与主体相比于其他网络舆情的参与主体较为单一,但目前有着多元化的变化趋势,参与主体分为:在校大学生、高校教师、校内工作人员、社会人员、媒体和自媒体。高校网络舆情从产生、发酵、高潮、平息都需要各方主体的相互作用,以此完成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变。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类型及演变过程

第一,以涉事主体划分的高校网络舆情的类型。一是表达诉求类。这种类型的网络舆情意在表达对个体切身利益相关的诉求并希望得到校方的重视,如果学生群体的诉求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未能得到满足,将会大大提升此类舆情发生的可能性。诉求类网络舆情会得到大部分具有相同遭遇群体的情绪认同,因此影响力大,高校网络舆情大多属于这一类型。

二是曝光犯罪类。这种类型的网络舆情意在曝光发生在高校内部或与高校相关的犯罪事件,曝光的初衷多是当事人或相关人员对于犯罪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满意或者意在对犯罪对象施压,曝光案件多触及公众的道德底线,因此会产生较大的关注度。

三是言论失当类。高校学生作为新时代具有远大理想和高尚品德的社会储备人才,在公众场合的言论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言论失当会让人们质疑高校的办学水准和育人质量,会对高校的声誉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四是网络批判类。高校学生会对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的现象进行批驳性评论,此类评论容易得到主流的认同,因此会得到广大主体的共鸣并大范围地传播,这类批驳性评论大多穿插在具有一定争议的话题中。

第二,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一是舆情萌芽阶段。高校舆情的诱发因素多为发生在高校内部或与高校相关的事件,如果在校园内部发生了某个突发性的事件,事件的产生会给事件的主体造成生活或学业上的影响,使主体产生心理变化,若高校未能及时发现事件的产生,或未能准确研判事件主体的心理变化,没有提出缓解事件的解决方法,会刺激事件主体做出相应反应,当主体的反应被个人或群体通过媒介上传到网络以后,可能会使信息迅速传播,从而引起群体性共鸣,群体中的部分个体会通过多种渠道分别传播具有群体性认同的见解,使事件的传播速度出现指数型增长,导致网络舆情的产生。

二是舆情发酵阶段。当事件的相关言论形成一定规模后,会引起一些自媒体或网络上有影响力的个体的关注并对事件进行撰写报道,自媒体或新媒体通过其舆论的影响力及自身的关注度,将事件通过各种媒介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会给此次舆情事件带来更多的关注量,经过媒体报道之后,舆情事件不再只局限于高校内部,而是扩展到社会范围,舆情事件的关注者也从校园内部扩展到社会上对该事件感兴趣的群体,甚至是某些即使对高校类事件不感兴趣但被动接受新闻推荐的受众群体,这样的传播给社会各界带来了更大的刺激,高校通常会在此阶段对网络舆情进行公开说明,解释事件原因,公布处理办法以及表明校方的态度和立场。

三是舆情顶峰阶段。发生网络舆情的高校针对舆情事件在网络中做出回应后,会给舆情带来一波新的热度,涉事主体的回应会引发更多讨论并且更能影响网民情绪[3],参与讨论的群体会对高校的回应做出评价与分析,还有个别群体会通过评论宣泄自己的情绪和不满,给舆情带来消极的影响,此时参与舆情讨论转发的人数和关注热度通常达到舆情的峰值,随着事件的善后处理,舆情热度会逐渐降低或者会因回应处理不当导致发生次生舆情。

四是舆情消退或反复阶段。网络舆情持续的时间通常不会太长,在高校通过其官方途径发布回应后,如果涉事主体和参与舆情讨论的网民对于回应的结果表示认可,舆情的热度会迅速降低,舆情逐渐消退并结束。如果涉事主体回应不当,解决方法敷衍了事,态度模糊,这会更加激起网民的不满情绪,舆情的热度不降反增,从而产生次生舆情,造成舆情的反复不散,高校的后续回应处理会更加困难。

(二)参与舆情演变的主体特征

第一,参与主体的言论网络影响力大。高校学生能够清晰并且有条理地表达出自己的诉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会逐渐培养主动思考的习惯,容易形成独立的思维逻辑并发表言论,这样的言论更容易得到社会的关注,这是煽动舆情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此同时,高校学生自身因为生活和学习的压力可能会带有一定的焦虑感,易怒,易冲动,部分高校学生的言论带有极大的个人色彩,并且高校学生的言论情绪具有很强的弥散性,对周围学生的情绪和观点影响大,这就顺应了沉默的螺旋理论[4],在统一情绪的煽动下,观点会大范围扩散。

第二,参与主体具有盲从性。参与主体中会出现具有盲从性的倾向,从众效应会聚集几个主流言论并且肆意扩散,由于事实的真相调查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事件的叙述因为当事人的所处角度不同难免带有主观色彩,也容易煽动他人情绪,这都让舆论的传播具有盲从性。网络舆情参与主体大多与事件本身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此没有明确的参与目的和动机,大多数参与主体是基于群体压力的影响跟帖或评论[5]。

第三,参与主体的观点接受能力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在话题参与上具有多元性,观点分散但表达的思想方向却会随着舆情的演变而逐渐趋同,这是各种观点在碰撞之后相互包容的结果。参与主体都有接受素质教育的经历,并且受教育环境影响程度大体相似,因此培养出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向的价值取向,对于同向的价值趋向有极高的认可感,同时高校学生也会用思辨的眼光看待问题,对于有意义的新理论会思考、接受,对于不合逻辑、毫无价值的观点也会勇于批驳,在各种观点的冲突与碰撞中会不断进行融合和接纳。

第四,参与主体会通过网络舆情释放情绪压力。当个体处于群体之中时,群体对个体的积极或消极行为会产生增强作用。在群体中,如果人们看到别人和自己做同样行为时,会对自己做出的冲动性的举动产生一种自我强化的愉悦感[6]。高校学生会乐于参与某种群体活动来获得他人的认同感,而了解和参与热点网络舆情是一种迅速且便捷的方式,并且当部分高校学生因为学业、生活等原因而变得苦闷、沮丧时,参与到网络舆情的评论中是一种间接性的释放压力的方式,也有高校学生借此来消解心中的苦闷,释放情绪压力。

(三)参与主体影响下的舆情现状

第一,由于多方主体的介入舆情会呈现复杂性。除了以高校学生为涉事主体的高校网络舆情,其他多方主体都会介入高校网络舆情的发酵之中,其中除了高校的教师和管理者,還有社会各界人士、自媒体和各大新媒体的关注,高校的舆情发展会变成媒体的营销过程,也会变成各大网络力量的博弈。为了扩大报道的影响力,个别媒体会出现误导性标题、断章取义、报道失实等问题,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是在社会经济、政治、宗教、道德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对当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射作用。总而言之,舆情的复杂性导致处理舆情时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分析,以点带面,见微知著。

第二,参与主体可能会让网络舆情演变为现实冲突。高校网络舆情的参与者大多为青年,并且很大一部分都是高校在校生,尚未正式步入社会,心智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且富余时间与精力能够让他们持续关注舆情,如果网络舆情发展较为激烈,则容易引发网络暴力,引起高校群体性事件,将网络暴力转变为现实的冲突,这也加大了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风险性,伴随舆情的蔓延,这类现实冲突可能会带来显性的危险。

三、从高校主体的角度探究高校舆情的预警处理机制

(一)重视学生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舆情的监察

高校的职能部门在对学生的意见征集工作中不应采取“上级到下级”层层递减的模式,而应该由相关负责人直接对学生意见进行征集,减少中间环节的干扰。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意见,不应用冷淡处理、恐吓、威胁、警告等手段处理学生上报的问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重视学生反映的问题。高校应成立相关部门负责常态化网络舆情监察,及时关注网络上的舆论,并且正面引导和回应[7],对于网络上出现的敏感热点话题应及时察觉并讨论研究可能在校内引起的网络舆情,提前推演舆情的演变过程并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

(二)重视教师的风评及师德师风

高校应重视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应当建立教师的风评体系,定期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师德师风、学术水平、职业道德进行评价打分,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对评分较低的教师进行督促,采取约谈的形式,了解该教师的具体情况,看其是否存在违反师德师风及职业道德的行为,并对其进行监督引导,对于违反职业道德及师德师风的行为要做到客观、公平公正地处理。高校在日常的工作中应重视对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通过组织相关培训,加强教师对师德师风的意识,培养教师的职业素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相关负责人正面有效回应舆情,防止次生舆情的发生

高校网络舆情在顶峰至后期阶段极易发生次生舆情,且次生舆情最容易带动公众的负面情绪,持续时间短但爆发力强,影响巨大。这需要高校相关负责单位研究学习应对和引导高校舆情的理论知识,做出将舆情的影响降到最小的准确判断。由于关注高校舆情的其他主体接受能力较强,且有自己的判断力,因此能对相关回应是否准确有效做出相应的判断,有效回应正是高校对网络舆情有效处理的重要手段。

(四)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并且合理地发泄情绪

由于在网络上发布消息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姓名,部分学生在网络上发泄情绪时顾忌较少,在尊重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应当引导学生依法依规正确上网,让学生了解网络暴力的危害,积极抵制网络暴力,让学生学会理性看待问题、正确分析问题、准确表达诉求。在日常教育中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通过第二课堂、校内活动、选修课等形式从多方位、多角度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减少负能量的积累。

(五)利用舆情参与的各方主体建立系统的舆论疏导模式

高校相关部门应及时针对舆情做出调查研究并且需要部门对高校舆情发展有合理的把控,具有领导性的学生个体及时发布正确的言论引领舆论导向,通过学校各个社团、组织等迅速发表正确言论进行回应或澄清,在媒体传播过程中出现对信息的认知有误时,需要及时联系并且督促修改,重视开通学生与上级沟通的便捷渠道,通过留言、电话等各种渠道表达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能够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一定的选择权,线上线下联动,大范围、多主体、高效率地应对舆情发展。

四、总结

各主体与高校舆情演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高校舆情会给主体的心理健康、价值取向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主体的情绪反应同时也会影响舆情的走向,主体与高校网络舆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要正视高校网络舆情带来的影响,及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且对参与主体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有更加正确的认知,同时应建立和完善高校网络舆情处理机制,在网络舆情发生时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对策,鼓励权威且影响力大的媒体做出正确的言论引导,不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压制言论,积极正确地认识高校网络舆情,科学有效地处理高校网络舆情,牢牢抓住舆论的主动权,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营造风清气正、健康积极的校园精神环境。

参考文献

[1]肖燕妮.网络舆情引导——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课题[D].南京师范大学,2012.

[2]王雅洁.从用户体验角度探索垂直社交网络的传播机制——以微博、微信为例[J].美术大观,2016(07):161.

[3]廖瑞丹.基于随机共振模型的网络舆情共振现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4]伊丽莎白·諾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董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85.

[5]李红玲.高校网络舆情主体及其心理成因分析[J].青年与社会,2013(08):163-164.

[6]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张智勇,乐国安,侯玉波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7]何健.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