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特殊群体学业表现调查研究
李彩彦
摘要:对K校185名特殊群体大学生调查显示,大学生学业表现的自我满意度一般,“非常满意”的仅有7.99%。他们的课堂出勤良好,考试挂科虽不多但总体不理想,学生干部经历丰富,在校获奖由高到低依次是:助学金、奖学金、学生干部奖、社会活动奖、科研奖,44.86%拥有1—3项资格证书。独生子女与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学业表现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学业表现;特殊群体;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52-0223-02
一、引言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推进,大学生数量剧增,大学生教育管理呈现出新特点、新挑战,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和引导正在成为高校教育管理中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国外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研究起步较早,尤其是欧洲、北美洲国家。国内起步晚,集中于研究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概念、分类、特点、形成原因、教育和管理对策。
“科尔曼报告”最早研究学生学业表现与家庭背景,通过对美国3000多所学校、约65万中小学生和7万教师的数据分析发现,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最大,学校和教师只有很小的影响[1]。大数据显示,不同群体学生学业表现存在差异[2]。综合评价招录学生学业表现略好于普通高考招录的学生,专业、学年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目前,主要集中探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表现及其与家庭背景的关系,关于大学生尤其是特殊群体学业表现的研究不多。基于此,本文对k校单亲家庭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和孤儿大学生等特殊群体学业表现展开调查。
二、研究方法及研究调查指标
(一)研究方法
在借鉴学业表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自编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大学生基本信息、学业表现两部分。通过问卷星、现场发放问卷190份,收回有效问卷185份,有效回收率97.36%。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调查指标及其描述
大学生学业表现是宏观整体地对大学生在读期间表现的综合性判断,既有学业成绩,也有非学业成绩方面。学业成绩主要通过成绩班级排名来衡量,非学业成绩主要通过课堂出勤、考试挂科、担任(班级、院校及社团)学生干部、取得资格证书数量和获奖(奖学金、助学金、学生干部奖、社会活动奖)等指标衡量。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对象概况
有效问卷185份。男生75人(40.54%),女生110人(59.46%)。汉族146人(78.92%),少数民族39人(21.08%)。农村生源102人(55.14%),城市生源83人(44.86%)。独生子女131人(70.81%),单亲家庭51人(27.57%),孤儿3人(1.62%)。文科、理科、工科各占48.65%、29.19%、22.16%。
(二)学业表现状况
“你对自己学业表现满意度如何”调查项显示,7.99%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37.12%的学生“比较满意”,41.39%的学生“一般满意”,13.5%的学生“不满意”。可见,大学生学业表现自我满意度一般。
大学生学业表现是宏观整体地对大学生在读期间表现的综合性判断,既有学业成绩,也有非学业成绩方面。
1.学业成绩。学业成绩是学业表现的最主要方面。成绩在班级中优秀的占21.62%,成绩排名处于班级中上、中下水平的各占56.21%、17.83%,4.32%的学生成绩在班级排名靠后。
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在“优秀”层有较大的差异,在学业水平其他层级上差异较小。但孤儿大学生在学业成绩方面有较大差异;另外,孤儿对自己学业表现的满意度处于中间程度。
2.课堂出勤。课堂出勤“非常高”、“比较高”、“一般”、“较低”依次占65.94%、21.62%、11.35%、1.1%。
单亲大学生的课堂出勤率“非常高”的比重更大,而独生子女课堂出勤率“比较高”、“一般”的比重更高。在课堂出勤“一般”这方面,孤儿大学生比例高,课堂出勤情况不理想,当然这也与本研究中该样本数量严重偏少有一定的关系。总体上,特殊群体大学生课堂出勤整体情况良好。
3.考试挂科。“大学期间,你挂科几次”调查项显示,61.08%的大学生无挂科经历,14.05%的挂科1次,7.57%的挂科2次,挂科3次、4次的各有2、1人。可见,大学生考试挂科情况虽不严重,但是总体情况不理想。
4.担任学生干部。15.16%的调查对象无学生干部经历;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居多,甚至兼任多个,担任过班级、院级、校级、社团学生干部的比例依次为34.46%、23.38%、11.19%、14.8%。
独生子女的学生干部经历更丰富,一是担任班级、院级、社团学生干部的比重更高,二是无学生干部经历的比例较低。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学生干部经历情况较复杂,担任班级、校级学生干部经历比重较高,而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比重也更高。调查样本中,孤儿大学生都有学生干部经历。
5.获奖。大学生获得奖励排在前三名的依次是其他奖励28.23%、助学金23.81%、奖学金20.07%,获过学生干部奖、社会活动奖的各占15.97%、10.54%,获科研奖的比例最低(1.36%)。总体上,在校获助学金的比重较大,最少的是科研获奖。
独生子女大学生除助学金外,在奖学金、学生干部奖、社会活动奖、科研奖和其他奖励均处于领先水平,获奖多。单亲家庭大学生获得助学金比例最高。综合这两点不难发现,助学金确实惠及需要帮助的群体。样本中,孤儿大学生都有助学金、学生干部奖和社会活动奖。
6.取得证书。37.84%的大学生没有取得资格证书,1.62%取得10项以上的资格证书,取得1—3项、4—6项、7—9项资格证的大学生分别为44.86%、14.59%、10.08%。
总体上,大学生考取资格证书情况一般,排前两名的是拥有1—3项、0证书。单亲家庭大学生考证比例更高。
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研究,对增强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工作实效性、改进高校学生工作、维护高校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实践,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健康发展和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郭俊,李凯,张璐帆,马颖.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学业表现影响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2,(8).
[2]评价万花筒大数据显示,不同群体学生学业表现存在差异[OB/L].评价万花筒,2016-04-02.
[3]吕慈仙.高校“三位一體”综合评价招生模式的效率判据——基于学生群体学业表现的大数据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4).
- 上一篇:手媒体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调研报告 2019/2/23
- 下一篇:辽宁省企业对外语人才需求分析 2019/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