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浅谈教育学困生要注意的问题
学术交流
你的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文章

浅谈教育学困生要注意的问题

来源: 2018-7-6 16:14:53      点击:

浅谈教育学困生要注意的问题

   转化学困生对于班主任工作来说,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我们对学困生的教育可谓苦口婆心、招数用尽,结果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是什么原因呢?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认为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对学困生要有全面、正确的评价 
  教师对学困生的评价要全面、正确,切忌局限于学习成绩的好坏这一个标准上。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多了解学困生,尤其是对他们的兴趣、特长、爱好、个性等方面不能忽视,这些方面往往存在调动他们潜能的契机。例如,在我曾教过的学生当中,有一名学习成绩差、自由散漫、屡屡迟到的学生。经初步了解得知,他过去迟到、旷课是常事,打骂同学,甚至小偷小摸的現象也屡见不鲜。初次家访,我了解到他的家庭背景:父亲坐牢,母亲改嫁。他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已经对他失去信心,任其自由发展。当我再次家访时,发现他扫地、收拾桌子、叠被子,忙个不停。于是,我从以下方面着手开展工作:先耐心细致地给奶奶做思想工作,取得奶奶的支持,对他进行教育和鼓励;接着,我又动员全班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和课外活动中帮助他,不因他是犯人的孩子而歧视他;最后,利用他勤苦、能干的闪光点及时对他予以表扬,并把买饭票的任务交给他。一学期下来,从收款到交款,再到饭票的分发,他都干得有声有色,没有出过任何差错。该生从老师和同学信任的目光中找到了自身价值,开始重新认识自己,扬起了上进的风帆,逐渐改掉了坏习惯,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不要轻易判定学困生 
  有些“学困生”智力并不差,甚至可以说是聪明的。但是,由于他们的许多潜能没有得到发挥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常常感到没有“出头之日”,再加上其本人也缺乏应有的自信,所以容易被判定为我们常讲的差生即学困生。我班有位学生,学习成绩很差,考试常常不及格。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喜爱书法,也有些书法天赋。于是,我就请他帮班里出墙报,墙报评比结果获得了二等奖。成功的快乐极大地激起了他的自信心,增强了他在各方面迎头赶上的勇气。该生在学习上的奋起直追,使得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地判定学困生的标准。 
  三、目标定位要因人而异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些教师只将教育目标瞄准升学考试,在教学过程中丢弃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不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把学生当成一个模样、一种水平的知识容器。脱离了学生实际的教学,最终效果自然不好。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调整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一些班级中,“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的评选与奖励只有少数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能受此殊荣,而学困生只能望“奖”生自卑或自暴自弃。鉴于此,我在班级管理中,采取了与众不同的奖励办法。我有意识地设立多种单项奖,使一些学困生也能够得到获奖的机会,从而燃起希望的火花,产生努力学习的愿望。如在班中设立“雷锋奖”,专门奖给风格高尚、乐于助人的学生和热爱劳动、刻苦学习的学生;设立“百花奖”,奖给那些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有专长的学生。有一学期,我班有十五位学生获得了“三好学生”奖,有十二位学生获得了“进步奖”,十五位学生获各级别的单项奖,其中很多是原来的学困生。此外,我还有针对性地发掘学困生的特长和“闪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发起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逐渐使“闪光点”变成“闪光面”,最终使这些学困生取得进步。 
  四、与学困生谈话内容要丰富 
  谈话的内容如果贫乏、单调,只是空洞的说教,是收不到想要的教育效果的。在谈话时,教师要联系实际,班级、学校的事要谈,家庭、社会的事也要谈。谈话的内容和形式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实际,不能局限于一事一论,而要由此及彼,使谈话具有教育性和形象性。如我班有一个学生无心向学、纪律散慢,对此,我先由当今科学技术引入,进而谈到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联系其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家庭困难以及家长、老师寄予他的期望等进行谈话,慢慢地,他明白到学习的意义,态度开始有了改观,能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 
  五、对学困生要以诚相待 
  对某些犯错误的学生,有的教师喜欢居高临下,以势压人,用“训斥”的口气对待学生,更有的教师会大施体罚。我认为,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暴露出教师的无能。这样的做法虽然会使学生慑于教师的威严而口头上暂时认错,但内心会对教师产生对抗心理。相反,如果教师能放下架子,态度和蔼,与学生真诚相待,静心地聆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感受到亲切的力量,那么学生就会敞开心扉对教师说出心里话。这样不但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同时也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师生的交往。 
  总之,学困生并不是“朽木不可雕”的,教师在转化学困生时,不能采取简单的、粗暴的方法,不能操之过急,应当采取适当的方法,循序渐进,反复抓,抓反复,只有这样才能把他们教育好,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