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是降低近视率的有力抓手
针对青少年近视顽疾越发严重的现象,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要解决当前问题,需要一场移风易俗的革命:彻底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过重的课内课外学业负担、电子产品的滥用、手机游戏的流行、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的减少,以及整个家庭和社会对儿童青少年视力问题的忽视等。
尽管近视高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诸多不健康生活方式中,除了手机游戏等原因外,家长对视力问题的忽视、学生体育活动减少等,恐怕都和课业负担过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这个判断符合实际,那么减轻课内课外学业负担,就是防控近视高发最有力的抓手。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
虽然青少年近视防控不全是教育的责任,但从对学校教育的评价标准开始改变,无疑可以更广泛地影响家庭和社会。家长过于追求孩子的成绩,把教育简单理解成分数和升学,都有可以理解的地方,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决不能仅止于满足分数和升学需求,更不能无底线迎合一些人对教育急功近利的要求。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办真正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学校,虽然也在不断强调教育方针,但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对教育的考核评价中,其核心标准仍然是升学率,对包括近视在内的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重视远远不够。党的教育方针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如果在贯彻过程中畸轻畸重,有的方面像高考雷人口号那样强调到极致,有的方面如青少年体质健康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忽略不计,这种选择性贯彻,其实质就是违背了教育方针,离人民满意的教育相去甚远。
面对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诉求,教育当然要积极回应和满足,但前提是遵循教育规律,遵循青少年的成长规律。面对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各种要求,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有立德树人的定力,不能被少数人一时的教育需求牵着鼻子走。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错误观念,那就是把教育过程完全理解成个体参与社会竞争的一个环节。在这种扭曲的教育价值观影响下,一部分人将升学率作为评价一所学校的唯一标准,而教育丰富的人文内涵,教育的培养目标,都被挤压到了边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更是可有可无。面对这种环境因素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干扰,学校教育有责任通过自己的坚守,向家庭和社会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空间。
防控青少年近视,不需要讲太多的道理,关键是行动。一些地方以升学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导向渐呈固化态势,如不能切实扭转,降低青少年近视率将是十分困难的事。令人欣慰的是,《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毫无疑问,只有严厉问责,才能避免工作过程中的口号化,扎扎实实为孩子们做点事。
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青少年近视问题,能够成为全社会评价一个地方和学校教育自觉坚守的底线,如此方能真正建立起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近视防控体系,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本报评论员 钟焦平)
- 上一篇:“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全民健康教育中的意义及普及应用研究 2018/12/9
- 下一篇:教育部通报近期几起地方民办义务教育发展问题 20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