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5期·我国全日制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培养现状与分析

2023.03.28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35期

杜文琪,李 斌,吴子怡,王睿辰

(青海大学 医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1)

一、背景

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简称MPH)是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型硕士,着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管理能力,主要是培养国家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运行的专门人才,保障公共卫生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能够独立开展教学科研和医院管理活动。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增高。21世纪以来,“非典”、新型冠状病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突显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高层次公共卫生应用型人才明显紧缺。面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公共卫生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公共卫生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应根据培养目标的差异化定位进行分类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培养应用能力,即将理论研究所产生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职业性与学术性的融合,培养的是应用型知识的生产者,是满足社会需要、能胜任岗位、解决实际公共卫生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我国的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教育起步晚,至今尚未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依旧按照科学学位硕士的培养方式培养专业型硕士,导致专业型硕士和科学学位硕士的区分度不高,难以达到培养目的。基于此,进行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式改革是急需关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参加研讨会及实地走访的方式,与多位长期从事公共卫生教育的专家进行了探讨交流。本次走访的7所高校中有4所学校为“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通过面对面访问及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切入点,聚焦培养目标,从入学形式、学制及培养模式、课程体制设置、导师指导、社会实习实践、毕业要求与考核等6个方面,共同探讨了公共卫生专业学位体系的建立、发展与改革,全面了解当前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思路。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70份,回收65份,回收率为92.9%,回收有效率为100%(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发放回收)。其中55.4%的被调查者为“985”院校或“211”院校的教育工作者,32.3%的被调查者具有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及以上职务,84.6%的被调查者具有副高以上职称。

三、现状分析与对策

(一)培养目标

公共卫生专业硕士以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2003年,全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组织专家编写了《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经过两部条例的修订,强调在对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的教学中要加强案例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公共卫生社会实践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在实践中就待解决的公共卫生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研讨,并撰写一份现场实践报告。在国家对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培养要求的指导下,全国各个高校明确了培养目标,制定了一系列的培养方案。

本次研究访问的专家一致认为,MPH强调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培养。MPH需要掌握调查、控制疾病和跟踪事件在人群中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的技术,具备制定干预策略并评估干预效果的能力,具备识别和预警国内突发、公共事件及危机的基本知识与处置办法,具备现代管理能力和理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00%的被调查者认为MPH应培养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能力(包括现场调查方案和调查表格的设计)、流行病学数据处理与卫生学评价的能力。有95.3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培养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如突发事件的报告与核实、事件预警、应急处置等)。专家指出,相较于欧美国家,我国的公共卫生教育更加面向社会。专业学位硕士必须去实践单位实习,在行业导师的指导下熟悉现场工作,掌握各项工作所需的技能。如今许多高校也在尝试与各级疾病控制中心(CDC)合作共建公共卫生学院,对专业学位硕士进行联合培养以提高其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工作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在今后的改革中,必须以明确培养目标为前提,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进行培养模式的探讨。

(二)入学形式、学制及培养模式

本次走访的高校研究生入学形式均以按照国家统考统招的要求,考查两门公共课,即英语、政治,考查专业课均为卫生综合。除了南方医科大学和桂林医学院对科学学位及专业学位的专业课考试分别设置试卷外,其他高校均采取同卷同题的考试方式。

从学制及培养方式角度来看,本次走访的7所高校的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均为3年,培养方式以“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及课题研究”为主,如表1所示。出于完成国家规定的学时、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加社会实践时间的长度、准备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社会认同度的考虑,89.23%的专家认为MPH三年学制比两年学制更合适,也更能对MPH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表1 各学校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

(三)课程体制设置

合理的课程结构对MPH的素质结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专家认为MPH应该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并以应用性为导向增加案例分析课程的比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专业必修课是必须要设置的课程模块,87.69%的被调查者认为特殊课程(包括前沿讲座、参与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和开展现场调研)也是必须要设置的课程模块。

在本次走访的高校中,设置MPH完成学位课的时间均为6个月或12个月。大部分高校课程设置为6个月,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社会的实习实践或进课题组跟随导师做相关研究。课程设置为12个月是出于完成相应学时和希望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考虑,在实践中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更好地结合起来。

南方医科大学针对MPH设置的课程包括“流行病与统计学”“社会医学”“环境与健康”“职业卫生”“高级营养学”“循证医学”“健康教育”“临床科研方法”“现代医学分析”“卫生防控”“卫生分析”“公共卫生实践技能”“医学统计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人工智能基础”“论文写作基础”“医学伦理学”等,并加入了本校的特色学科。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公共平台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增加选择的多样性。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使用的教材为本校自行编写。除了专业必修课外,其选修课可以结合研究方向自主选择,达到要求学分即可。广西医科大学在MPH课程设置上有针对性地设置了特殊课程,例如“现场流行病学”。各个院校的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的重复率较少,相对于本科来说难度更高,课程内容更多的是把最新的研究方向进展带进课堂,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相较本科教学增加了更多的案例分析讨论课程,以实际案例为例,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MPH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各个学校都面临同一个问题:研究生专业背景多样、基础知识各异、招生人数有限,由此借鉴国外的MPH培养模式,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开设多门课程难以实现。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许雅君教授提出,在课程建设改革上应该利用好慕课平台。慕课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个性化、有针对性地选择优秀的课程资源。区别于传统教学,慕课的教学交互性和学生的可参与性高,且不受人数、时间、场地的限制。在教育部明确提出加强慕课建设、应用、管理后,在课程建设改革中应利用好这一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更多的优质资源来培养人才。

综上所述,MPH课程体制应包括专业必修课、案例讨论课、参与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开展现场调查或高校特色学科等以提高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课程,以及以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慕课平台、名师精品课程,从而使学生可以打破传统课程的限制,根据自己的基础及研究方向选择课程学习。

(四)导师指导

根据MPH的培养目标,“双导师”制是目前高校普遍采取的导师指导方式。研究生在校内有一个导师,在校外实践单位有一个行业导师,由两个导师共同指导。行业导师一般拥有丰富的一线经验,可以在现场对研究生进行指导。而专家对导师带教的具体制度的看法不尽相同。47.69%的被调查者认为MPH应该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为主),43.0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外导师为主),仅有9.23%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宜采用“双导师”制,而应仅以校内导师为主。

目前,中山大学MPH“双导师”制以学院导师为主和以行业导师为主的数量各占一半,以行业导师为主的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课程后在实践基地跟随导师做课题;对行业导师的聘用采取自愿申请的原则,除了满足学校规定的条件外,学院对导师的能力和课题项目也有所要求。广西医科大学对行业导师的工作年限有要求,并且必须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强调其现场能力。桂林医学院要求行业导师拥有副高职称,并有相应的发表文章数量的要求,以考核导师的科研水平。

采取“双导师”制的学校的实际指导效果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目前MPH扩招,导师数量紧缺,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依然跟随校内导师进行课题研究,培养方式与科学学位硕士无异。校内导师对MPH科研指导较多,以实验室和理论研究为主。行业导师由于本职工作繁忙,对研究生的指导在时间上得不到保证,并可能存在经费缺乏、地域限制等问题,难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指导。落实真正意义上的“双导师”制需要扩大导师队伍,完善导师考核制度,加强学院与实践单位的联系,由校内、校外导师共同研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五)社会实习实践

社会实习实践是培养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的重要环节。本次走访的7所高校都要求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在实践单位参与6个月以上的社会实习实践,培养目标也大致相同:从宏观角度和整体水平了解我国公共卫生工作的现况与发展、机构与管理、任务与职能、政策与体制、内涵与范围等,认识公共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原院长谭红专教授提出了MPH实践要求:第一,掌握调查、预防疾病和跟踪事件在人群中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的技术,具备制定干预策略并评估干预效果的基本能力。第二,认识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遗传和心理、行为因素与群体健康的关系。第三,理解妇女、幼儿、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人群,以及职业人群的卫生问题与卫生保健需求。第四,具备生物和理化因子的现场采样、快速检测,以及开展卫生学有安全性评价的基本技能。第五,认识在预防疾病和伤害,以及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中应采取的行动。第六,具备诊断、咨询、开展健康教育及疾病预防服务的能力,以及开展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的基本技能。第七,掌握识别和预警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危机的基本知识及处置原则。

专家认为,MPH在社会实习实践中要参与现场调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坚持社会实践和现场教学的原则。例如,广西医科大学让研究生每月在实践基地进行一次总结,由相关科室审核并给出建议和意见。四川大学要求研究生到实践基地解决实际问题并写出调研报告。在医院实习的研究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点,将预防医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临床中,将预防医学和临床相融合,并在行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

社会实习实践是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MPH在基地完成6个月以上的实践,对公共卫生机构有了相应的了解,掌握了现场调查的基本技能,加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高校应积极与校外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与公共卫生部门联系合作扩展实践基地,设置相应的考核制度,根据不同的实践单位、轮转科室和实践时间细化相关要求,共同探讨完善MPH培养方案。

(六)毕业要求与考核

毕业论文考核是培养学生的关键环节。教育部要求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工作应结合公共卫生的实际需要进行选题,突出课题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选题应紧密结合卫生工作的实际,专业学位论文的形式可以是质量较高的现场调查报告,也可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方案,或其他研究论文。论文应表明作者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方法。论文结果应对公共卫生的实际工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目前,各个学校对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毕业考核的要求不尽相同。

结语

MPH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明确培养目标后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校外各卫生职能部门及CDC通力合作,共同探讨合理的培养方案,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建立完整的培养评价体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合理的导师评价体系,扩大导师数量,满足当前扩招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双导师制”。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培养出高水平、高质量、高素质的公共卫生领域人才,满足我国经济建设的需求和社会对卫生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