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因情入理的“中外国建筑史”教学方法思考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因情入理的“中外国建筑史”教学方法思考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21-6-11 15:38:55      点击:

王伟 王飒

[摘 要] 针对“中外国建筑史”的科目定位、内容及目的,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针对课时数的局限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和梳理。以此为基础,提出立足于认知语言学理论,注重情境与“境—象”表述,尝试进行更为系统的,强调沉浸、感知和体验的表述方式的实践途径,以期建立起一个体系完整、目的明确、思路清晰,面向建筑本质、意义的教学方法体系。

[关键词] 中外国建筑史;情境;知识构架;表述

[基金项目] 2017年度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计划“具身视角下的地方聚落人居空间元结构研究——以辽西村镇聚落为例”(20170540761)

[作者简介] 王 伟(1980—),男,内蒙古赤峰人,硕士,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地方建筑人居文化、建筑设计历史及其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9-0135-04    [收稿日期] 2020-11-10

一、引言

“中外国建筑史”在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史教育体系中是针对非建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其用48学时为学生讲述了中外建筑历史的核心内容。因课时数的局限,课堂上难以充分深入的剖析案例,而过于紧凑的案例又会造成学生对风格间差异的模糊及个性的漠视,进而强化了对历史建筑样态的陌生感。因此,对有限的课堂语言难以企及的地方,本文尝试进行更为系统的,强调沉浸、感知和体验的表述方式,引发同情、激发兴趣,进行更为有效和具有导向的知识表达。“中外国建筑史”课程相较传统的中国建筑史或外国建筑史,其内容更为凝练,因此更需要提炼出一条具有导向的建筑史观线索为脉络,使凝练的知识团块不至于杂乱无序。[1]以系统的建筑史观为链条组织情境序列体系,建立“因情入理”的建筑史表达是本文的基本目标。

时间与空间作为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构成了人类系统性的自我存在意识。无论历时性的物象生成、演进、流变与发展的时间认知,或映射事物质性的共时性、在场性、构成性的空间思维,都是以人为质心,关于人类特定环境下生活行为的经验与逻辑意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学者G.H.米德(Mead)和C.W.米尔斯(Mills)就已提出“情境化”概念,并在第二代认知科学发展潮流中逐步产生了“情境认知”理论。20世纪80年代,其早期思想来源于欧洲大陆传统哲学(尤其是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关于现象学的著作中的一些观点)、美国实用主义传统哲学,以及皮亚杰的建构论、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和吉布森有关生态心理学的主张。C.S.皮尔斯提出:“一个概念的含义要到它产生结果和影响中去寻找。”情境的感知有助于建立由可识别事物组成的世界,而大量个体所受相同的刺激会在该群体间激发起相类的感知。感觉是关注的中心,知觉情境的概念化及空间的阈限性(如同门槛、转折点、边界的作用)限定了情境,其具有某种独特的性质,与人的知觉及整个经验情境直接相关。[3]

如同乔姆斯基以忒修斯之船为例所提出的,“船”作为一个指称,“一开始并非世上之物,它是一个心理构造”。我们思考世界的方式之所以为某种形式而非其他,是因为连续的经验所限定的思维所能及的、所描画的“域”恰是如此。建筑史课程的讲述不应当是概念的灌输,而应是在指称性表述的基础上导向性的誘发学生经验的认同,建构其相应知识的心理构造以构成知识。

二、立象尽意与因情入理

现象学视域下梅洛·庞蒂提出了“己身”概念,以混沌性的思维模式表述一种“我能”的身体,它是主客体分化前在现象层面的主客体知觉体验——“孕育在‘活的身体中的经验的原初性和存在的胚胎性”,一种知觉中“世界”的拓扑显现。他认为人的身体是一种“场”,是身体各要素、体系建立系统联系,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交换进而产生意义的一种环境系统或载体,也是人类身心与外界相互作用的整体。行为是“身体场”概念的核心,梅洛·庞蒂引入格式塔理论,用“形式”或“结构”概念来取代“刺激—反应”模式的行为理解,而将之视为一个整体的过程。它是一种“知觉对象”,是一个被知觉的整体。行为蕴含着机体与环境间的辩证关系,将之纳入一个互动的结构化过程,“它被束缚在其自然条件的范围之内”,对环境刺激的特定情节做出反应,并将此过程转化为一种“意义”的认识,影响未来情境中的反应过程。[4]在此启发下,在建筑史科目中,可以建立起一条清晰的思路,即以建筑史观的建立为线索,以历史情境感知的唤起为依凭,因情入理的进行知识讲述和相应观点的传递。

人对特定物象(或某种建筑的情境境象)的定义,是一种经由环境体验建立起来的知识建构,是概念限域内环境性质生成、发展、衍变的知觉架构与过程。如同吉尔·德勒兹的哲学体系,他提出所谓空间问题并非线性的、目的明晰的过程概括,而是情境的知觉、限定与创生——不断的差异化生成的历史性节点,而时间(差异的强度)便是空间变化的知觉现象。现象的情境因与人自身的经验相关,而具有一种逻辑上可比对、可言说的特质。[5]例如传统建筑文化,必言及礼制甚至就本门课程来说其重要性高于具体的风格及形式的形容与言说,如清代《朝庙宫室考》中记载:“学礼而不知古人宫室之制,则其位次与夫升降出入,皆不可得而明,故宫室不可不考。”而述及小到台阶,以及“东西阶制”等知识时,便可以礼制的意义及内容来表述更为丰富的内涵,例如《礼记·曲礼上》中记载:“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西阶则先左足。”贾公彦的《仪礼注疏》曰:“凡升阶之法有四种等:连步,一也。栗阶,二也。历阶,三也,历阶谓从下至上皆越等无连步”。《礼记·檀弓下》云:“杜蒉入寝,历阶而升”。《公羊传·宣公·六年》云:“赵盾知之,躇阶而走。”

其中所述种种便如一个个情境串联为一条清晰的线索,即从礼义角度去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境况和行为模式,借以了解建筑情境物象的知识,建立意义判断的观念体系。

譬如在外国建筑史讲述中被反复论述的建筑几何性表现范畴,古希腊首要重视形态中源自智能创造的美,罗马则更多强调其高于自然的体积感、物质性、存在感所表现出的秩序性,而文艺复兴时期一度强调建筑几何性语言所表征的智与美及人本主义概念。而法国建筑师勒杜和部雷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突出的几何表现被视为突破了古典教条,是新时代、新建筑的人本主义精神的一次昂扬,甚至有学者认为这类建筑形态的出现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探索的开始。

诚然,启蒙运动时期新古典主义部分建筑表达出的几何性纯粹、厚朴、善用光线,形成弃绝古典形式堆砌而简洁有序的形式特征,但从内在表达角度来看却与现代主义简洁的形式追求截然不同。

又如柱式体系自古埃及建筑等远古发端,比较古希腊的柱式形式塑造、古罗马文化赋予柱式的秩序性内涵至古典主义的构图语言表达,再如自古埃及神庙建筑至现代主义建筑针对空间秩序与序列性的理解和表达差异等,均可以情境经验代入式的系统知识架构及情境化系统表述的授课方式加以串联、剖析,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和恰当理解。

三、课程讲述线索

在本课程讲述过程中,注重历史背景线索的铺垫和描述,借助影像材料及其典型事件、文化表征及标志性行为情境论述,介绍特定建筑文化形态、风格出现的时间节点,以切片剖析的方式进行其社会条件、表达目标的逻辑线索分析,进而促进学生对该风格建筑表现的理解及针对其特定建筑手法的学习。

考虑有限的课时及课堂上所能及的有限信息资源,笔者认为讲述目标应以培养正确分析、判断表现形态的建筑史观为核心。[6]而建筑史不同于考古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其风格概念的语义阈限往往源自权威话语,而视角的差异、个人体验和理解上的不同都会对概念形成影响。笔者在讲述中以“表现”作为风格意识的核心因素,借以引入客观情境逻辑,揭示其内在的表现条件、手段、目的及其以建筑话语所言说的取向。因此,在讲课时有意识的提出课程的逻辑线索及核心观点,进而通过有效清晰地讲评线索及典型情境框架组织,引导学生自立批判视角,体系化的形成独立认识和评判建筑的知识结构。

重视情境的课程表述,在于强调课程讲述中特定历史切片的背景知识铺垫、逻辑线索贯穿及借助各种表述方式方法,对情境信息的有效组织和运用,使学生能建立起某种同情、理解和热情,从而促进知识理解,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建筑批判意识并萌生个性建筑史观。

四、知识表述的手段

(一)线索明确,观点鲜明,逻辑清晰,点明知识评述的主题和要旨

在有限的课时中需要有效组织情境表述,进行适当历史线索的串联及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背景的铺垫,在权威定义话语之下,渗透其生活行为、文化形貌的生动表述,在铺张史观逻辑线索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氛围。笔者以为应以外国建筑史开篇,在社会变迁、社会行为境况演变的线索下纵向明确建筑文明发展的线索,并提出鲜明的观点,指明具有启发性,哪怕是个人的意识取向的感知、分析与批判建筑文明发展的方式和方法。中国建筑史将作为个例,与本土独特的社会人文形态相联系,作为一个尺度较大的情境进行表述,以宏观的世界史视角,生动而清晰地达到引发学生“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般的同情和历史逻辑意识。建筑史课程理应以培养学生独立认识、分析、批判建筑的意识为主旨,方法引导要高效简洁。而课外知识学习的有效引导和系统补充是形成系统知识体系和实践学习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7]

(二)有效组织课外作业和相应辅导,形成知识补充,贯彻情境意识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媒体加强对学生课外知识学习的组织和引导,例如推荐书目、评介影像资料及其他知识信息等,与之共同研习和交流,多次以网上文字讲座的方式讲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历史、人文及专业知识。在课中,结合其内容,常以设计、布置课外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强化自学能力与批判意识,促进其个性化建筑史观的萌生和发展。常见的作业方式如下。

第一,读书笔记。以推荐基础美学、美学史、中外哲学史及与专业相关的书籍为主,让学生进行阅读,启发学生逻辑思考、艺术感知、艺术意识及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意识、行为、表现手段以至所思所念的同情和感知,以助其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第二,建构实践。配合历史建筑模型实践课程,本门课程尝试以夯土构筑或结构实践、多形态与材料的拱券构筑实践,以及木构建建构实践、榫卯构建实践等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建筑方式、方法及其表现的体验和认知,从而在所用材料和工具的质性及操作过程中,形成其隔千古而略形其所感的建筑行为发现、同情与理解。

第三,历史建筑空间体验与行为拓想。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引导学生对标志性历史建筑进行空间的踏勘、体验,进行测绘、人居行为的调查、空间感知记录,尤其要引导学生设计、导演并实践与空间交互,进行行为艺术情境化短片、摄影、快闪等,揭示该建筑空间行为可能性的实践活动,并以剧本、短片媒介及实践报告的形式进行表述和解释。据此,强化学生对建筑空间的感知和敏感性,对空间框架、行为组织、尺度调控等表达形态的分析和批判能力,形成以空间行为为本,强调建筑情境知觉的空间设计观念和表达能力,配合本课程课堂表述风格,令学习过程兴趣盎然。[8]

(三)进行中外建筑史教学云数据库的建设

生活情境和文化的差异令学生对建筑史的讲述缺乏共鸣,难以理解特定历史时期重要建筑现象发生发展的缘由和意义。云数据库的建设有助于全面、系统的背景表述,以及帮助学生以共情、沉浸的体验方式对相关建筑历史知识产生全面的认知和透彻的理解。目前正在进行多用户互动、开放性网络论壇、站点设计与构建。同时,地方历史建筑考察、调研与数据信息采集工作,以及相关电子书、纪录片、地方风光、舆图、志书等史地资料及社会人文背景影像资料购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云数据库系统能以便捷接入和检索过程,令课堂讲述过程更加充分的与全面、生动的时空背景表述相衔接,帮助学生建立关于特定建筑现象更为直观的知识理解路径。[9]

在可能的服務器空间配合下,或可实现充分的界面互动性,内容资源体系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未来在不同的目的和支持下,如个人研究、团队成果表述、课程讲述体系构建、内网知识集成及互联网接入后所能带来的更广泛、开放的资源体系和社会效益等,都能发挥其独特作用。云数据库的建设并非个人或个别教学群组所能独立完成的。以其预期目标而言,立足于情境认知的理论基础决定了它的基于个体,而呈开放性、系统演进样态的特征。依靠个体化的情境表述,以取其生动切实,而统合其总体特征进行概括表述有利于提纲挈领,于建筑史教学工作切实有益且任重道远,需要在后继研究中不断地充实成果,并完善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五、结语

囿于自身立论水平及相关理论研究、实践的范围和有限深度,本文仅以自身的理解和经验将十年来工作中的所思、所想,以及正在努力去做的事情进行了叙述。作为一种组织“中外国建筑史”课程讲述的思路,一场远未成熟的探索与实践,尚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深入思考和建设,“路漫漫其修远兮”(屈原·《离骚》),于此唯盼能引发一些共鸣,获得有益指正。

参考文献

[1]沈欣荣,满红,王靖.“情境式教学方法”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的思考[J].中国建筑教育,2014(2):21-27.

[2]罗玲玲.创造力开发[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9.

[3]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居住的概念——走向图形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诺姆·乔姆斯基.语言的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5]娄伟.情境分析理论与方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玛格丽特·玛特林.认知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7]罗伯特·戴维·萨克.社会思想中的空间观:一种地理学的视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133.

[8]昂立·伯格森.材料与记忆[M].肖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24.

[9]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from Interest Arousing to Rational Learning” in the Course Teaching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rchitectural History

WANG Wei, WANG S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68,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ourse orientation, content and purpos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teaching experience of many years, this paper deeply reflects and combs some specific problems, such as the limitation of class hours. Based on this, it puts forward a practical approach, which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focuses on the situation and the expression of “situation-image”, emphasizing more systematically the expressions of immersion, perception and experience, so as to establish a teaching methods system which is complete in system, goal-directed, logical, and oriented to the ess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architecture.

Key words: Chinese and Foreign Architecture History; situation; knowledge framework; phra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