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学术交流
你的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文章

浅析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19-8-28 15:54:29      点击: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高职院校生源结构、教育教学模式、毕业生自身素质等问题入手,分析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184-02

一、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分析

随着高校持续扩大招生以来,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按照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从2001年的103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795万,庞大的毕业生数量给就业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引起毕业生和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职院校学生是毕业生中较为特殊的群体,由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接受的职业技能教育,学历和专业技能在毕业生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同时由于对就职岗位缺乏认可与了解,以及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市场提供的岗位相比供大于求,待业、就业与创业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毕业生的供求失衡,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高职院校在推动就业体系方面不够完善,也是导致应届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的重要因素。

二、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高职院校因专业特点、生源素质、就业环境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性,相比于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就会显著增大。通过资料分析总结,我们不难发现,应届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复杂。高职院校扩大招生以后,生源结构复杂,导致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普遍不高,原有教育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于学生的求知需求,学校教学模式不合理,教学方式缺乏创造性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缺乏兴趣。在高职院校中,来自中职学校的学生在专业学习能力、行为规范意识等方面相对高中生源较差,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专业技能不扎实,在就业岗位竞争中缺乏竞争力,仅因专业技能问题就无法满足工作职位的要求。

2.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不完善。在大学生学习生涯中,就业指导课程应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全方位的指导,其中要求教师针对学生包括心理指导、思想指导、国家政策指导、求职技巧指导,指导大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等。各高校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学习时间较短,往往是在大学生毕业当年给予突击式的教育,就业指导内容基本限于国家政策发布、招聘信息公告等,缺乏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和指导的完整体系的教育。

3.高职院校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准确。学生因学习时间多在校园里,社会实践较少,从而不能准确进行自我定位,对自己职业岗位和薪酬期望值过高。大部分毕业生都希望自己在毕业之后能够找到一份薪酬较高的工作,且要求找与自己专业相对应的工作,职业期待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落差。毕业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容易忽略市场的需求,从而多次错失就业机会,强化了就业挫败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就业的困难程度。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坚持留在城市工作,不愿意从事基层工作,也不愿意到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从而导致就业机会的地区不平衡,无法顺利实现就业。

三、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应从多方面研究解决对策。在学校层面,学校应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学生专业技能优势;同时学校加强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就业多提供机会。就毕业生个人而言,学生应通过在校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化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强化职业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对策:

1.优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教学质量的提高应以准确的市场定位为基础,合理预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加大教育投入,针对毕业生提出注重专业学习、加强实践锻炼、转变就业观念等方面进行强化教育,以学生就业能否适应市场需求作为衡量教育教学成果、育人质量的首要考核目标。此外,还应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社团,以及各项比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扩大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平台。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一直致力于工学结合的教学探索模式,形成企业与学校有效对接,学校为企业培养输送专门型人才。在减少企业从社会招聘的成本与专业不对口的难题同时,针对校企合作企业,学院可实施针对性教学培养,以校企合作冠名班等多种培养方式,为企业培养专业能力强、专业对口的应用型技能人才。通过扩大校企合作平台,给学生以工学结合方式参与实习锻炼,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学生就业的难题。

3.学生应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升职业适应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未来面对的工作岗位多以应用型技术为主,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学校要正确引導学生制定合理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与沟通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学生本人更应提前了解未来就职目标的基本知识,积极参加社会锻炼,对职业目标有基本了解和清晰的定位,为未来工作做好相应的准备,以增强就职岗位的适应能力。

总之,毕 业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学校、毕业生共同关系的问题,只要从多方面努力,创建良好的就业环境、接受良好的专业技能教育、强化自身素质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才能缓解就业形势,让毕业生顺利实现理想就业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倪克垒. 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时代教育,2014(01).

[2]柳楠. 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J].企业文化旬刊,2016(1).

[3]马延霞. 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2013(01).

[4]王忠. 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13).

作者简介:李旭灿(1990-),男,助教,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