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刊文: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21-5-14 10:14:13      点击:

范晓东 乐涛

[摘 要] 当前,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清、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前沿性不够突出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重庆师范大学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创建了基于“生物产业化学院”“生物行业企事业单位”“生物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三方平台的协同育人模式,建立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搭建三方育人平台,拓展育人途径,联合共建适应生物产业需求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创新丰富了协同育人内涵,在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创新能力;三方协同育人;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3-0105-04   [收稿日期] 2020-06-24

培养研究生是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储备人才,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揭示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为目标的学科[1]。生命科学在全球范围内是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热点学科,欧美发达国家都不惜投入巨资进行生命科学的开发研究,力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优势,而生物学专业高端人才的培养正是决定这一优势的关键因素[1]。

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其“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把“生物医药”列入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群进行重点发展[2]。同时,重庆市政府计划把重庆建设成为国际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打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合作示范区。要做大做强现代生物医药产业,迫切需要高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这为重庆师范大学生物学一级学科的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创新性人才是生物领域产业发展的支点和关键。面对需求与挑战,重庆师范大学就如何才能培养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物学创新性人才进行了改革和实践,首创了基于“生物产业化学院”“生物行业企事业单位”“生物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三方平台的协同育人模式,提出“学习、工作、研发”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新思路,解决了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之间“两张皮”的问题,构建了“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办学机制,在培养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方面颇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3,4]。

一、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分析国内生物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普遍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清等问题。有些高校把本科生培养成“创新性人才”,把研究生培养为“职业技能人才”,把博士研究生培养成“村官”,是实实在在的人才培养定位错误。有些高校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培养层次不清,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人才培养目标混杂[5];有些高校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和本科生课程重复,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很多高校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就业困难,这与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有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社会需要大量的“人材”不是“人才”,生物学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要前瞻性地预判生物学产业未来变化趋势,科学分析生物医药行业人才需求内涵,结合自身培养条件与培养特色,精准定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前沿性不够突出

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先进性是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5]。生物学研究生课程内容应该体现当今生物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应该具有该研究领域的前瞻性和创新性。然而,有些高校生物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不能体现本学科发展特点和动态[6];有些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沿性知识缺乏,无法反映生物学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科研成果;有些课程结构不科学,不利于学科的交叉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7]。生物学研究生课程内容要依据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根据生物产业未来发展需求及变化,科学合理地构建研究生核心课程的知识体系。根据生物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高等院校要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8],围绕行业和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紧密追踪学科发展前沿。

二、生物学硕士研究生三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的策略

(一)建立三方协同育人的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理论是系统科学理论的一个分支,由联邦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创立[8]。从教育和产业领域的实践来看,协同育人主要的运作形式是“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结合”协同育人,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育人主体和创新主体,围绕共同的目标,通过一种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有利于创新的平台,把最优秀的人才、团队或机构聚集起来,实现协同育人,培养创新人才[9]。尤其是地方高校还承担着服务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办学使命[ 10 ],因此探索和实践协同育人模式就显得更为重要了。重庆师范大学创建基于“产业化学院”“行业企事业单位”“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三方平台的协同育人模式,积极推动开放式办学,探索大学组织模式创新,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生物科学行业协调委员会”,将行业—学校—研发中心有机联系在一起,搭建了“学习、工作、研发”结合的管理平台,破解企事业单位参与研究生教育的难题,如图1。“学习以学院(产业化学院)为主体,工作以行业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研究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主体”,进行三方协作,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岗位核心能力为重点,创建协同育人的办学新机制和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三方协同育人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立,有利于“产、学、研、用”贯通,使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切实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近几年,重庆师范大学在生物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实施三方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了“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结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机制,有效形成了“学习、工作、研发”相結合的运行机制,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研人才、优秀生物学师资、企业技术研发及复合应用型人才,很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学院先后与华大基因、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太极集团、天友乳业等企业共建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共同建设实训室和共享资源库,联合申报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联合开发新产品,共同解决研究生就业,完善研究生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校内导师和校外专家共同参与的课程考核制度,有效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技术应用能力。

(二)协同共建导师团队

在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诸多因素中,导师队伍是根本性因素。导师的学术和非学术等自身素质,以及导师的言传身教对于研究生在做人和做学问方面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 1,11 ]。重庆师范大学为了提高生物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极为重视导师的职业道德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导师团队作用,实行“导师组”制度。每个导师组由2~5名导师组成,1名主导师,2~4名副导师。主导师由校内导师担任,副导师从校内、校外(科研院所或企业)具有不同学术背景和研究领域的导师中选聘。鼓励不同专业的导师联合成立导师组,以发挥专业互补、学科交叉的优势。主导师带领本组成员集体指导研究生,统筹本组研究生教育教学资源,共同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和课程学习及实践方案。与此同时,还根据导师组成员的学术专长,明确不同阶段的职责分工,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生学术指导团队,协同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通过内培外引,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学历职称与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专兼职导师比例日趋合理,建立了12个专兼结合的研究生导师组和一批研究生喜欢、行业认可的学术指导团队。

目前,我校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现有教师50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0人,中级职称5人(见图2);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如图3);博士学位获得者46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2人。在本学科的方向带头人中,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两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巴渝学者”特聘教授3人、重庆市“百人计划”人选1人、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人、重庆市名师1人。2018年,为了生物学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設需要,学院加强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加大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共建研究生培养三方协同创新平台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和多元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的创新行为。根据教育部“2011计划”,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通过区内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的重点企业或基地的深度融合,引领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协同创新是促进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整合互补性资源、协作开展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新途径[ 12 ]。创新主体可以有效地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在师资力量、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科研院所在科学研发团队、仪器设备、研发平台等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企业在研发资金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备雄厚的资源,地方政府在各种资源的整合方面有着政策引导权[ 13 ]。重庆师范大学按照协同创新理念,根据社会需求,充分发挥多学科的优势,集聚食品、生物医药、农业等领域的创新力量,积极探索建立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形成了“产业化学院”“行业企事业单位”“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三方协同的联合创新平台,为协同培养生物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结合自身的特色优势,在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建设中推进产学研用多方合作,开展协同育人。

三、结语

高校与科研院所及企业相结合,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平台和团队支撑高等教育,通过“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一流的创新性高级人才的成效已初见端倪。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加之运行经费有限,目前只是部分研究型高校或者行业特色型高校参与实践,很多师范院校还处于探索阶段。产学结合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运行机制贯穿于“结合”“协同”和“育人”的整个过程[8]。本文建立了基于“生物产业化学院”“生物行业企事业单位”“生物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三方协同育人模式,推进了“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改革,有效形成了“学习、工作、研发”结合的运行机制,构建了适应生物产业需求的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新时期培养生物学创新人才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宋玉伟.生命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15):4-5.

[2]谭小花.重庆大都市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九龙坡区为例[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6):87-88.

[3]王力,刘光明,倪辉,等.“一带一路”背景下食品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9(33):101-104.

[4]陈汉能,秦小明,林宇,等.高校与地方“二元驱动、四方参与”协同育人模式研究——基于“广海—湛组”协同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11):18-20.

[5]程林洁,王正朝,黄鹭强,等.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课程体系优化[J].农业工程,2015(3):109-111.

[6]金立标.浅析目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教科文汇,2016(347):26-27.

[7]李保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5(37):257-259.

[8]蒋文娟,张淑林,刘天卓.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运行机制与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2017(3):6-11.

[9]朱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大学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8(34):104-107.

[10]黄彬,姚宇华.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产业化学院建设:培养目标、功能定位与路径探索[J].现代教育论丛,2018(4):67-71.

[11]姜友芬,吴宏翔,熊庆年,等.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3):51-54.

[12]黄越.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全过程运行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5(10):34-37.

[13]夏振尧,王从锋,王建柱,等.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培养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