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刊文:航海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坛刊文:航海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21-5-18 16:19:28      点击:

刘世杰 孙慧敏

[摘 要] 文章分析航海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针对部分“双师型”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不够高、科研能力偏弱、地位待遇较低等现实问题,提出加强航海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些措施,包括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以及强化教育教学业绩表彰等。

[关键词] 航海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产学研融合式船电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Hnjg2020-80);2019年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RHYJG2019-06);第三批海南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试点转型专业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 刘世杰(1980—),男,山东菏泽人,硕士,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大管轮,主要从事船舶制冷空调新技术及航海教育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2-0041-04    [收稿日期] 2020-04-18

一、引言

航海类专业主要培养航海类专门人才,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航运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航海类专业教师不仅能从事理论教学,还能胜任各种实践教学,除了拥有讲师、实验师及以上职称外,一般还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和操作级及以上船员适任证书,通常被称为“双师型”教师[1]。“双师型”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承载着传播航海文化、知识的使命,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是我国高等院校航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立创新型教师队伍,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正在孕育中,面对新方位、新征程以及新使命,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够完全适应[2]。而航海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远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电子电气维护管理及相关工作,为了培养学生具备优良的专业技能、心理素质和职业精神,他们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理论课程,还要参加海上航行实习、船员适任合格证培训以及金工实习等实践环节,并需通过相关考试和评估,相比其他专业学生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对师资的能力要求也较高。但是,目前航海类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科研能力不足、专业技能不强、思政能力偏弱以及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3,4],必须进一步加强航海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二、航海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由于船上工作和生活的特殊性,需要船员有较强的服从意识,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具备一定的应急反应能力。为了鼓励学生从事航海相关工作,除了根据学校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正常思想政治教育外,學校通常建有以航海元素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例如建设教学仿真船、建立航海文化广场、举办航海文化知识竞赛等,加强航海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学校普遍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管理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内务卫生、军容风纪等,涵盖了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各方面的行为规范[5]。半军事化管理使学生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外在激励和约束,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半军事化管理和航海元素不能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航海类专业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建设好“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优秀“双师型”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以实现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双过硬的目标。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一)部分“双师型”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不够高

《意见》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全面深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师风师德建设。航海类专业引进、招聘的“双师型”教师在进入高校前一般长期从事船上工作,具有良好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但是,受船上工作环境影响,少数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不够高,进入高校后缺乏以德立身、以德立学精神,组织纪律性和为人师表意识淡薄。因此,航海类院校要做好新入职“双师型”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和考核工作。然而,一些行政部门和二级教学单位对师德师风教育认识不足,通常仅根据学校要求传达上级指示和文件精神,缺乏有效的师德师风教育、监督和管理,不能将师德师风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导致一些老师我行我素,甚至不服从工作安排,对其他教师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另外,大部分高校对教师考核仍以科研、论文为主,忽略教育教学业绩和师德考核,导致一些“双师型”教师对师德师风和职业前景产生迷茫。例如,有些“双师型”教师责任心很强,全心全意为专业谋建设、为学生谋发展,由于科研能力薄弱以及精力有限,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科研成果,始终难以逾越职称评审这道门槛。《意见》强调要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师德考核。因此,要着眼航海类专业特点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双师型”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教育教学业绩,破除“唯论文”等不良导向,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双师型”教师职务聘任改革。

(二)大部分“双师型”教师科研能力偏弱

“双师型”教师是航海教育的中坚力量,一般都是先从事多年的船舶管理或相关工作,然后转行进入航海类院校担任专任教师,承担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大多数“双师型”教师只具有本科学历学位,少数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鲜有博士船长、博士轮机长等高层次人才。而高校其他教师大多具有国内外博士/博士后经历,拥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但缺乏海上工作经历,难以承担高水平实践性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6]。

目前,造船技术日益先进,船舶正趋于大型化、智能化,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了掌握船舶最新技术、更新实践经历、保持适任证书有效、实现职务晋升,以及达到航海教育相关师资要求,“双师型”教师需要定期上船工作,科研基础薄弱,再加上高校教学任务繁重(“双师型”教师还需承担船员培训课程),没有足够时间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以致“双师型”教师在科研和职称评聘等方面难以和其他高学历教师竞争。

为了鼓励“双师型”教师从事航海教育,航海类院校普遍建立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制度,通过鼓励“双师型”教师上船工作、降低科研成果要求等措施,缓解“双师型”教师在科研和职称评审等方面的压力,但是,不能从根本上化解以应用能力为主的“双师型”教师面临的现实难题。必须推进“双师型”教师待遇和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形成适应航海类专业教学岗位特点的管理机制。

(三)“双师型”教师地位待遇普遍较低

高校教师职业是一份较为体面的工作,吸引了大批青年博士、企业英才等高层次人才,也吸引着一些优秀船员(主要包括具有大副、大管轮、船长、轮机长及以上职称和学历学位的船员)。根据航海类院校师资需求,一般要求应聘的船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高级职称的船员年龄可以适当放宽。按照海船船员职务晋升条件,35周岁以下取得船长、轮机长资质,以及既取得大副、大管轮资质又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者基本都属于航运英才,为了有更好的发展平台,一部分选择转行从事航海教育。但是,经过各类招聘、招考进入高校后,由于学历和职称层次较低,达不到高校高层次人才标准,相应职位、福利待遇(住房、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较低,尤其是在科研方面,缺少高校支持或支持力度小,起步困难。另外,该部分“双师型”教师通常还面临着照顾家庭、偿还房贷等生活和精神压力,久而久之,导致部分教师心态失衡,放弃职业追求,把教师职业当成养家糊口的工作,得过且过。一些高校出台规定鼓励青年专任教师提升学位,但不允许实验教师提升学位,无形中对部分“双师型”教师形成歧视,也阻断了他们渴求进步与发展的机会,以致教师工作热情下降,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規定实施的结果与新时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相悖。这些因素也导致近年来航海类专业师资招聘困难的局面,影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更不利于航海教育内涵式发展。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分析

(一)强化师德师风教育,突出高校教书育人的主体性

《意见》强调,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航海类院校要根据《意见》要求,真抓实干,重点面向新入职的“双师型”教师和青年教师,根据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工作。相关部门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思想政治类课程,教育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探索新模式,也可以采用教师喜欢的方式进行,通过向教师传输正确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引导他们提升理想信念、潜心教书育人、指导学生健康成长[7]。

“双师型”教师是航海类专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代表着航海类专业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双师型”教师普遍职称较低、没有体面的办公场所以及职称晋升困难,部分教师主动放弃航海类教师的职业追求,转为其他类型教师,加剧“双师型”教师紧缺程度[8]。航海类院校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师德考核结果着力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使“双师型”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同时,要加强航海类专业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把典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成党员,深化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促使他们潜心问道,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全心全意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二)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构建多维度“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质量,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结合学校航海类专业实际情况提出以高等教育为主线、学生学习为主体,以校企合作为路由、产教融合为目标的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9]。该模式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促进“课程思政”以及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良好生态。目前,“课程思政”建设处于初期阶段,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领会不足、“课程思政”能力不够强等方面。“双师型”党员教师要带头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不断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要义,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抓住课程思政核心导向,主动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同时,努力把自己打造成集教学、技能和思政于一体的多维度“双师型”教师。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机制

航海类院校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管理新模式,例如,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完善兼职和外聘教师队伍建设的组织实施办法,加强内部考核激励措施等,以培养符合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相关要求的师资队伍。人事部门要严把“双师型”教师职业准入关口,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制,重点聘用知名航运企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管理级船员。对新聘用的管理级船员要制订培养计划,尽快实现他们由船员向“双师型”教师的角色转变。为保持适任证书有效,要鼓励“双师型”教师定期上船任职和参与企业生产,制订相应措施解决他们参加海事方面的培训、换证以及知识更新等环节产生的费用[ 10 ]。同时,定期审查所持船员适任证书是否有效,并作为工作考核和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

《意见》指出要建立保障教师权益的制度,落实教师对国家、学校有关教育政策的知情权、参与权以及监督权。人事部门要建立相应机制,保障“双师型”教师参与学校有关决策的民主权利,积极维护“双师型”教师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在航海教育中的中坚作用。此外,人事部门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以教学岗位为主的“双师型”教师奖励机制,对专职从事教学的人员,特别是青年“双师型”教师,要适当提高他们的待遇,并加大对教学成果的奖励力度,以鼓励青年“双师型”教师积极从事教育教学活动。

(四)強化教育教学业绩表彰,推进航海教育内涵式发展

《意见》要求推进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师德考核。航海院校要根据航海类专业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坚持德才兼备、全面考核,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双师型”教师表彰奖励活动,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凝聚力,鼓励他们潜心教书育人。可以通过开展各级各类评选活动加大对一线“双师型”教学名师的挖掘和激励力度,引导“双师型”教师主动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年管理级船员从事航海教育。

绝大多数“双师型”教师非常重视高校教师职业,尤其是青年教师,具有更强的干劲和使命感,航海类院校要充分发挥青年“双师型”教师的优势,着力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可以通过建立“双师型”教师发展平台,组织“双师型”教师到其他航海院校交流学习,邀请行业专家指导专业研修活动等,推进航海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另外,要加强航海类专业教研室的管理,教研室是基层教学组织和实施单位,是教师交流教学、科研的平台。目前,教研室的功能和作用被弱化,要完善教研室管理制度,形成学校重视、教师支持的氛围,使各类教研活动能够有效、可持续开展,实现教学和科研的双创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语

加强航海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深入学习领会《意见》重要精神,深入了解“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本文从航海教育全局出发,针对部分“双师型”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不够高、科研能力偏弱、地位待遇较低等现实问题,提出航海类院校必须严把“双师型”教师入门关,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查;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完善管理机制,深化师德师风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地位待遇,同时,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新风尚,增强“双师型”教师的岗位幸福感、事业成就感和社会荣誉感;必须突出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着力提高教师的德育和教学能力,实现教学、科研的双创新以及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构建多维度“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面推进航海教育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荣辉,陈景锋,陈武.航海类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5(1):16-20.

[2]中发〔2018〕4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Z].

[3]荣辉,俞万能,张中刚,等.船电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0(3):82-88.

[4]葛圣彦.高职院校航海类教师职业培训能力提升的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104-107.

[5]石庆贺,马云芹,唐洪鹏,等.航海类院校学生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建设初探[J].航海教育研究,2012(1):92-95.

[6]汪旭明,赵宏革,牛小兵,等.新工科背景下航海类教师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航海教育研究,2018,35(3):34-37.

[7]刘世杰,孙慧敏.基于马斯洛理论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C].2019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Reform, Management and Applied Social Science (ERMASS 2019),2019: 231-234.

[8]陈天雄,黎东楼.浅谈航海类高职教育“双师型”队伍的建设[J].船海工程,2014,43(1):117-119.

[9]刘世杰.产教融合式船电专业实践教学初探——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7):122+128.

[10]孙德平,郭阳.“双师型”航海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16(1):15-17.

Research on Double-quality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of Maritime Specialty

LIU Shi-jiea,SUN Hui-minb

(a.College of Ocea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b.Academic Affairs Office,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Sanya, Hainan 57202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in marine specialties. In view of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weak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low status treatment of some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team construction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in maritime specialties,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and ethic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personnel system,  perfecting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team, and strengthening the recognition of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achievements, etc.

Key words: maritime specialties;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team;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