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宋浩 李梦娥 赵洪牛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体制机制、课程建设、平台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还面临困境,与新时期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存在明显差距。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践训练等关键领域改革,构筑“多元协同”机制,搭建多维度创新创业平台,形成全覆盖的双创教育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基金项目] 2015年度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研究”(JGZZ15_039);2017年度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JG00717JX79)
[作者简介] 宋 浩(1984—),男,江苏徐州人,硕士,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2-0001-04 [收稿日期] 2020-03-28
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的重要力量。为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战略层面。之后,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度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关键环节上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议题。为了提升大学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高校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导师队伍建設和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但是本科毕业生总体的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却依然呈现“双低”趋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存在明显差距。根据《就业蓝皮书: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统计,2018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7%,与2014届的2.9%略有下降;2015届本科毕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中创业存活率为44.8%,与2014届的46.2%相比下降1.4%。本科生创业成功率总体上不到5%。因此,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1.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内涵式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经济体系已经从“管理型经济体系”向“创业型经济体系”转变,创新创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提升就业的作用逐渐显现。[1]创新创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创业教育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创新之中,不仅催生了新供给、释放了新需求,而且将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2.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关键领域技术的突破,迫切需要各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而“双创”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和应用分析能力,还可以挖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潜能。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通过课堂、实践教学传授大学生各种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让更多的大学生掌握创新方法和理念,同时为其提供各种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帮助大学生实现其创意、创新的成果转化。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从理念的由来来看,创业教育的定义来源于国外,其含义为“培养学生具备参与商业活动所需求能力的教学活动,使他们可以从职位的追求者变为职位的创造者”。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扩大了创业教育的内涵和范畴,增加了“创新”的理念,从经济领域渗透扩展到了创新教育、政治、思想等多个领域。[2,3]徐文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的内涵及其构建意义》一文中,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契合时代发展需要、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4]成希《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中,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新为基础,以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5]综上分析而言,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是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并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借鉴国外“双创”教育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从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大学建设到全国高校的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现正进入多元探索,全面深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例如:清华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着力构建了“三位一体、三创融合、开放共享”的“双创”教育体系。而南京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了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五位一体”“四创融合”“三个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随着“双创”教育不断的发展和深化,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在多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截至2018年底,我国建有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示范高校200所,高校双创示范基地19个,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2.8万余门、在线课程4100余门。为适应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国家和高校等多方的努力下,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成效明显,但距离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仍有很大的差距,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教育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协同育人的实施等前沿问题上,依然存在一些“痛点”亟待解决。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的问题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已然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为厘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能力培养中的新问题、新困惑,笔者对部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趋势、挑战等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缺乏有机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是高等教育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和发展。不少高校在“双创”教育中,“窄化”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内涵和价值,忽视了将其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性;在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实践课程的开展以及教学的方法和内容上,缺乏与时俱进,进而影响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足。近年来,很多高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并未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广大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仍然处于相互割裂的尴尬境地,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6]不少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多以选修课或“第二课堂”的形式开设,尚未形成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效结合的机制。[7]在创新创业教学方面,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等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体现不足,没有很好地将创新创业课程有效融入专业教育中,使得“双创”教育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联动性。
3.师资队伍薄弱、实践平台匮乏。创新创业教育中涉及了多方面知识、能力、技术等内容,对于教师本身有着很高的素质方面的要求。而现阶段,不少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上,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专任教师比较少。[8]而且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多为管理学、经济学专业的教师以及辅导员等兼任,缺乏企业管理,创业实践的经验,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培训。在实际的教学中,其存在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指导帮扶不到位的情况。在实践平台建设方面,一些高校建有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实践平台,但由于经费、师资、空间等方面因素,存在开放性不足、准入条件较高等问题,难以满足多数大学生创新创业客观的需求。[9]
五、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实然困境,不仅关系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影响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体现时代性,彰显专业性,突出实践性。因此,未来突出问题导向,聚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破解当前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1.创新理念,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双创”教育不仅要着力创新创业知识、方法的教授,还要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在于过多注重对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对学生总结提炼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的培养。因此,高校应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创业能力等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实现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的有机融合,更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质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以创业实践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根据专业情况,多开设一些学科前沿、创新实践等方面课程。二是加强創新创业课程的内涵和质量建设,引进和建设并重,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2.突破学科界限,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的融合,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看,二者有机融合不仅可以实现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耦合联动,还可以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使专业知识更加有效地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推进教育目标有机融合。在专业教育过程中,高校应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实现知识传授、思维训练、能力和品格培养的有机统一。二是推进课程体系的融合。根据理、工、文等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推进专业课程体系的升级;在传授专业知识、理论的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加强行业前沿和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在现有的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三是制定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指标,推进教育评价体系的融合。
3.汇聚人才,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当前,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创业实践经历、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弱的问题亟须破解。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建设。高校可以邀请一些具有丰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专家,定期地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双创”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建立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专兼结合的多层次、专业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团队。二是优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结构。邀请校外创业者、企业家、投资家、创客导师走进课堂、担任创新创业教育的授课教师或创业指导导师。三是加强“双创”教育的科学研究。引导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加强“双创”教育的科学研究,提升其在专业教育中进行“双创”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打造一批既有科研能力,又有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4.建立“多元化”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双创”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造性,不仅要传授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创业方法与技能,还要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因此,推进实验室、创业孵化基地、“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等多元实践平台的建设,是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重要举措。一是通过整合校内外和社会资源,建设校院两级专业、科研实验室、创业实践实训基地等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打造众创空间,以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需求。二是组织学生参与省、教育部重点支持的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锤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撑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政府等合作建立多元的支撑保障体系,对已有创意、初步创新技术和成果的学生,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帮助其实现成果的转化。
5.構筑“多元协同”机制,推进优势资源共享。不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出现的诸如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其部分原因在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不完善、教学资源的不足。协同是整合与重组多元主体资源要素的有效手段。[ 10 ]“多元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优势资源的共享,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一是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加强校企协同合作,聘请知名企业家、投资人等构建创新创业人才智库,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实训提供技术培训和专业指导。二是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搭建双创教育的交流平台,增进了中外学生的创新交流,拓展学生全球化视野。三是与地方政府协同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基地,建立社会服务激励机制和社会服务实践平台,为大学生营造宽松的创新创业与社会服务环境。
六、总结与展望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也承载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使命。本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从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化”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 “多元协同”机制的构筑等五个方面,重点论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改革的路径和策略,试图解开当前大学生新创业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困境,为提升“双创”教育质量,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实践方法。未来高校应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智力优势,吸引社会资源,提高创新创业教学水平,完善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构筑良好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以实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重”使命。
参考文献
[1]柏豪.高校层次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研究因素研究——基于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与创业效果的分析[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19.
[2]张茜琳.供给侧改革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11):96-98.
[3]黄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推进机制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9.
[4]徐文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的内涵及其构建意义[J].教师教育学报,2017,4(02):83-88.
[5]成希.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6]王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9):10-12.
[7]马永斌,柏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基于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37-140.
[8]周笑妮,邵华.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教育现代化,2017(41):19-20.
[9]候明迪.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H省三所地方高校为例[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10]恽安平.基于资源要素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8(9):88-89.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Trai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SONG Hao, LI Meng-e, ZHAO Hong-niu
(College of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210023, China)
Abstra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and realize innovation-driven economic growth.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facing difficulties in the aspects of system mechanism,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so on, and obviously we have not yet met the requirement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new era. In the face of the chan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end under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we should take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as the guide, promote the close combin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deepen the reform in key fields such a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actice training, construct a multi-cooperation mechanism, build a multi-dimension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latform, and form a fully-covere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坛刊文:航海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021/5/18
-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坛刊文:基于竞赛模式下的模拟集体谈判实践教学研究 20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