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4期·“生物化学”智慧教学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4期
朱飞舟 何海伦 邓梅春
[关键词] 生物化学;智慧教学;一流课程;雨课堂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课程思政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HNKCSZ-2020-0036);2019年度中南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八年制临床医学生以创新为基础的创业实践探索”(2019CG045);2019年度中南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生物化学创客空间建设研究与实践”(2019CG052)
[作者简介] 朱飞舟(1974—),男,湖南湘潭人,理学博士,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肾上腺肿瘤与继发性高血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4-0036-04 [收稿日期] 2021-07-10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湖南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继续建设中南大学金课和湖南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生物化学”(2020年),培育“生物化学”国家级一流课程,我们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生中开展生物化学智慧教学。
《实施意见》指出,按照“两一性一一度”的标准开展课程建设。“高阶性”即要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即课程内容要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要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要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即课程要有一定难度,老师备课和学生课下有较高要求,学生需较多时间学习和思考。智慧教学较好地实现了“两一性一一度”。智慧教学的高阶性表现在以互动和参与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以“知识、能力、素养”为核心的三层次教学目标设计,真正为学生创造价值;创新性表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同伴学习、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挑战度体现在以创新和非标化为参考的考核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发现[1]。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智慧教学通过变革传统教学方式方法,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是促进学生智慧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2],具有“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活动灵活化、资源推送智能化”的特点[3],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协同合作,实现了“教”与“学”的融合统一。
“生物化学”智慧教学与传统教学在教学理念、依托平台、课件、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能力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区别。在教学理念方面,生物化学智慧教学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促使教学智能化,以学生为中心;在依托平台方面,生物化学智慧教学综合依托“雨课堂”、Tronclass、MOOC、互联网和其他图片、视频处理软件;在课件方面,生物化学智慧教学整合线上线下多种资源;在教学手段方面,“生物化学”智慧教学综合多种教学手段,如教师讲授、学生主讲、课堂讨论、课堂互动,课堂测试、课后答疑等;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生物化学”智慧教学培养学生理解、综合、分析、表达、创新等多种能力;在教学效果方面,使用“生物化学”智慧教学法的学生学习兴趣高,能积极参与课堂、主动思考(表1)。现将“生物化学”智慧教学介绍如下。
一、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新型智慧教学解决方案,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快捷免费地为所有教学过程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清华大学于歆杰老师指出:“雨课堂”让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知道教室里真正发生了什么。它有助于实现数据驱动的教学,帮助教师在提升教学艺术的同时,实现科学教学和教学科学。借助“雨课堂”,我们真正实现了将课堂翻转过来的目标。
(一)通过手机完成课前预习
理想的课堂应该有充分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交流中发生思想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体验交流的快乐。要做到这一点,学生课前必须预习。通过“雨课堂”,老师可以将课件在课前发给学生,同时配有讲解语音。学生打开手机上的“雨课堂”即可观看。由于智能手机的移动性,学生在吃饭、休息等碎片时间即可完成课件预习,比较方便,同时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二)及时知道学生听没听懂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讲课的时候同时在想:我讲的内容学生听懂了吗?由于教师在讲课时学生并不好打断老师进行反馈,并且教室里学生众多,老师无法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雨课堂”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没有听懂某个知识点,可以在手机上相关PPT幻灯片上点击“不懂”,老师在手机上可以随时查看,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三)師生互动,生生互动
智慧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雨课堂”为实现这一理念提供了有力工具。在“雨课堂”中,学生可以发弹幕,尽兴表达思想,提想法,与同学交流,弹幕内容通过课堂上的屏幕让全体师生看到。教师提问后,学生投稿回答问题,教师与学生可以就投稿的内容在课堂上分析和讨论。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上台主讲某个问题,然后开展课堂讨论。“雨课堂”有讨论区,学生可以尽情发表意见,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四)开展课堂测验和问卷调查
传统课堂开展课堂测验比较麻烦,需要打印、分发、收集、批改和统计等工作,费事费力。“雨课堂”轻松搞定课堂测验。教师只需要在电脑上将测试题目上传,设置答题时间,学生即可在手机上答题,其余批改和统计等工作均由“雨课堂”完成。同理,“雨课堂”轻松完成问卷调查,教师迅速地获得学生的反馈。
(五)课后答疑
传统课堂老师上完课就走了,课后学生与老师交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雨课堂”有讨论区,学生通过手机留言,教师通过手机回复,在线上就完成了。
二、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资源混合式教学
(一)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辅助教学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云端积累了海量的信息与资源。在“互联网+”的时代,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支持教学。例如,阐述重要科学理论时,由于这些理论许多获得了Nobel奖,我们会打开Nobel奖官方网站相关获奖者网页,其中有获奖者和获奖理论的详细信息,还有同行专家对该奖项的评价,有些还有视频。有时,我们会讲科学家们科学发现的故事,介绍标志性论文。我们会将网页链接和论文发给学生,学生在手机上即可观看。另外,百度百科有文有图有视频,几乎涵盖了生物化学重要的名词,是一个很好的线上教学资源。
(二)学生通过生物化学MOOC线上学习
中南大学生物化学课程团队在中国大学MOOC开设了生物化学MOOC,网址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CSU-1207188806。有老师授课,还有习题,面向中國所有学生开放。自2019年上线以来,已经有23905人参加学习。学生评价:“不管是作为课前预习还是课后复习都是非常棒的,太强了!”
(三)使用动画阐明生物学过程
生物化学的分子、理论和过程等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综合利用线上线下的多种动画资源,将抽象的内容生动化、具体化、形象化,方便学生理解掌握。
三、理论联系实践
“一流课程”的高阶性指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等高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问题往往来源于科研和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将生化理论与科研、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将科学理论联系科研实践。例如,我们在讲解转录后加工的RNA前体剪接时,会讲到GT—AG法则。如果内含子的5’端GT或3’端AG发生突变,则可能造成异常RNA剪接。我们会告诉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我们收集到一个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1, MEN1)家系,测序发现该家系患者的MEN1基因第9个内含子的5’端第一个碱基G突变为C(MEN1 IVS9+1G>C),导致MEN mRNA前体异常剪接,提前产生终止密码子,翻译在C端的核定位信号肽编码区之前提前终止,表达的蛋白质没有核定位信号肽,蛋白质不能请入细胞核,因而诱发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症状[4]。其次,将科学理论联系生活实践。在讲解蛋白质等电点时,我们讲酸性黄浆水点豆腐的原理就是调节豆浆的pH值至黄豆蛋白质的等电点,导致蛋白质聚集,豆浆凝固。通过这些教学,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服务教学
当前,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运用至教学中后,赋予教学一些新的特点。第一,许多从网上下载的视频时间长,语音是英文的,直接用于教学效果不好。使用爱剪辑处理视频,剪辑视频片段,配上中文讲解、中文字幕和背景音乐,教学效果大为改善。第二,通过TronClass上传和下载课件和资料,一切在线上完成,方便老师学生。第三,针对因COVID19疫情无法来校的学生,我们用“雨课堂”、腾讯会议上网课,TronClass网考,圆满完成线上教学任务。
五、讨论
随着智慧教学理念与工具的兴起,国内已经有一些“生物化学”教学团队将智慧教学应用于生物化学的教学实践,并取得不错的业绩,如山西医科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山西医科大学生物化学团队录制了微课课程,配有文本资料、练习题、自测题、课后讨论等,这些课程均在学习通、爱课程等移动网络平台上线[5]。昆明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智慧教学均是基于“雨课堂”[6,7]。与同行专家相比,我系的生物化学智慧教学灵活地、综合地运用“雨课堂”、MOOC、TronClass、线上资源、其他计算机软件等多种资源服务教学,更加显得生动和丰富。我们从2020年春季在中南大学实施生物化学智慧教学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20年,生物化学智慧教学获得中南大学第十届“三十佳”教学竞赛优秀奖,“生物化学”获得湖南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根据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教学效果,将生物化学智慧教学与普通教学进行比较,要学生按照百分制打分。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智慧教学为91.72+2.33,普通教学为82.32+2.85,P=0.014;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方面,智慧教学为94.00+1.70,普通教学为82.20+2.45,P=0.000;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方面,智慧教学为92.28+1.90,普通教学为81.2+2.95,P=0.003(表2)。但是,由于生物化学智慧教学在中南大学实施还只有一年多,还有许多地方不完善,需要课程团队再接再厉,逐步完善。
- 上一篇: 基于指导大学生专业英语论文的探讨和研究 2025-01-09
- 下一篇: 2022年第14期·BOPPPS模型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2-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