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8期·后疫情时代兼职班主任工作的路径修正——医学影像专业的实践与思考

2023.07.07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38期

胡 昊,许晓泉,吴飞云

(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放射科,江苏 南京 210029;2.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影像诊断学系,江苏 南京 210029)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给人民的经济、文化、教育交流活动按下了暂停键,居家工作、学习成了常态。绝大多数高校教育也由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转向远程在线教学。短时间内,教学工作模式被迫发生改变,受到一些社会争议的同时也获得许多的认可,为高校教育工作平稳度过疫情暴发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新冠病毒与人类存在长期共存的可能性,我们的生活和发展方式正在向“疫情常态化”“带疫发展”转变,而教育方式也将向“线上常态化”模式转变。

医学影像专业兼职班主任制度,作为致力于学生教育和专业引导的双向管理制度,也应顺应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变,做出对应修正,才能切实发挥兼职班主任对于学生工作的正向作用。本文以自身实践为基础,介绍了疫情给兼职班主任工作带来的变化和挑战,结合自身经验对后疫情时代兼职班主任工作的修正路径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可行的解决方法。

一、疫情给兼职班主任工作带来的挑战

医学影像专业兼职班主任多由附属医院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青年医师担任,旨在缓解高等医学院校专职辅导员不足所导致的学生管理疏失,以及专职辅导员往往非医学专业出身、专业指导能力不足的天然缺陷。既往兼职班主任工作主要以线下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方式展开。通过定期深入班级和宿舍、组织生活会、成绩分析会以及定期长期性的集体活动,如英语沙龙、志愿服务活动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兼职班主任可从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对学业、工作、职业甚至人生进行合理规划,确立目标;协同和辅助专职辅导员进行学生管理与指导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给兼职班主任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一)师生交流方式的转变对工作实效带来挑战

由于高校疫情防控的需要,学校贯彻“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全面实施线上教学,并对校园出入进行严格管控。以往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被迫基本切断,校外丰富线下活动的组织更是困难重重。兼职班主任工作模式由“线下”为主被迫转为“线上”。我们通过网络会议形式定期组织班会、成绩分析会、英语沙龙等班级活动;通过短信、邮箱、各种聊天工具进行线上交流,了解学生疫情期间的生活、学习和身心状况。大幅度依托于网络的“线上”交流和活动模式给学生管理和指导工作的实效带来了一些挑战。

(二)网络风险的增大给兼职班主任工作提出新要求

此次疫情属于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世界处于大变局之下,大学生尚在“拔节孕穗期”,明辨是非能力不够强。长时间通过网络获取接触各种学习资源、国内外防疫资讯等,被网络虚假内容和极端化信息误导、滋生潜在负面影响的风险性也随之增大。此外,疫情对于大学生本身来说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应激事件,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情绪焦虑和潜在的心理异常,需要兼职班主任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三)职业特殊性给兼职班主任工作带来影响

疫情期间,着力于防疫筛查,放射科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数量骤增,一线工作强度明显增加。青年医师是医院临床工作的主力,当疫情复燃局部小爆发时,部分青年医师还需执行对外驰援任务。临床工作任务的紧张和繁重可能导致部分青年兼职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中表现出精力不足、交流不到位或问题处理不及时等情况,从而影响兼职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后疫情时代兼职班主任工作的修正路径

目前国内疫情已趋于平稳,但短期内“无疫”线下教学模式尚无法完全恢复。后疫情时代兼职班主任除了需要努力适应新的工作形式、突破传统的“线下”模式,还要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模式各自的优势,向“线上线下融合”的工作模式转变。另外,需要更加注重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爱国情怀、心理健康的建设以及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尽心守护和培养每一位可用之才。

(一)提升在线交流及指导能力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求,兼职班主任与学生线上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以往的各种班级活动也多以线上网络会议形式进行。“线上”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避免了线下面对面交流的尴尬或心理束缚,师生交流更加自如,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学生的隐私。但在线沟通与指导并不是单纯地将线下交流搬迁到网络空间,而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全新的模式。如何与学生在线上保持良好的互动、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线上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何了解线上活动的学习和指导效果等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全新问题。青年兼职班主任需要努力适应从“线下”到“线上”的角色转换,从既往线下交流的“主导者”转变为线上指导的“辅助者”,以学生为中心,营造一个强调交互性的沟通社区,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在线活动中,从而提升教师的在线交流及指导效果。

(二)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后疫情时代各种思想纷繁涌现,大学生对于各种网络资讯的明辨能力尚不完备,容易被不实信息蛊惑。在后疫情时代,兼职班主任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行为分析、思想政治品德和爱国主义教育,给予及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引导。借助线上交流的空间灵活性和便利性,可依托各类数字多媒体,如图文、短视频、微电影等,通过聊天平台展示、线上会议观看等方式让学生洞悉当前世界意识形态的复杂形势,从中诠释和展现爱国主义内涵,适时加强学生对爱国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另外,要学会利用好学习强国、雨课堂等在线学习平台,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相关内容,必要时建议设立奖励机制,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日常学习中,增强网络思想政治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

(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针对当今世界的大变局,兼职班主任应更加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建设。医学生是祖国医疗卫生事业未来的接班人,需要具备良好的应对突发和创伤事件的心理素质。兼职班主任应成为学生危机事件下心理急救的干预者。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借鉴霍普金斯心理急救方案。首先通过在线课堂或平台与学生建立彼此融洽的关系,仔细倾听和洞悉学生的心声,全面系统地评估学生心理需求,而后分级分度确定干预措施,对引起心理不利的因素实施重点干预。还可借助单独在线视频甚至单独面谈的方式深入了解情况、给予及时疏导。通过多沟通、多关怀、多分析、多总结帮助和指导学生顺利走出心理困境,保持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

(四)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经过此次疫情的洗礼,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加快领域内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才能强大祖国。医学生作为科技强国的重要后备力量,更应顺应时势,利用好相对充裕的大学时光,努力培养加强自身创新及学习能力。而医学影像专业兼职班主任多为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的青年医师,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教学以及科研经验,对现今医学形势和技术前沿有着较为深刻的认知,恰好可以在这方面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辅导。兼职班主任可以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充分利用附属医院丰富的病例资源,定期组织以案例或问题为导向的线上阅片讨论,甚至邀请学生参加科室早读片和疑难病例讨论,由浅入深,形象化书本所学。如条件允许,还可应用融媒体技术、3D技术等,进一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其自主学习和解决影像专业问题的兴趣。另外,可以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为学生提供科研咨询。组织开展医学文献导读、文献分享会、影像新技术推介会等“线上”或“线下”学术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双创”比赛、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等,指导感兴趣的学生自主选题、开展课题调研、合理制订科研计划等。通过临床和科研双向指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影像专业的科研兴趣,增进学生对学习和医学职业的热情,提升综合素养。

三、兼职班主任工作路径修正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后疫情时代兼职班主任工作主要变化之一是由传统的面对面“线下”模式向“线上线下融合”的工作模式转变,尤其是在疫情局部小暴发时,可出现“线下”模式再次被“线上”模式基本替代的情况。因此,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首先可与“线上”模式的局限性相关。此外,新形势下兼职班主任工作路径的修正也给青年教师自身教学指导能力和综合实力提出了新要求,短期内可能存在部分青年教师应对能力不足的情况。

(一)“线上”技术平台不稳定,影响师生交流效果

目前,虽有多个线上教学辅助平台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如腾讯会议、企业微信、钉钉和ZOOM等,但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延迟、卡顿和掉线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此外,不同软件或平台间的来回切换、在线人数限制、网络不畅等情况也给线上交流和活动的展开增加了一些困难。兼职班主任首先需要充分熟悉线上平台的使用方法,具备一定的应对突发情况,如屏幕共享、音视频切换、网络卡顿等的处理经验。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了解并结合学生的使用体验,选择学生适应力良好的线上平台,并尽量保持每次统一,减少因技术原因导致的“线上”活动障碍,保障师生交流的顺畅。此外,相关部门也需统筹建设线上教育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保障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有序开展。

(二)“线上”模式占比增加可能弱化师生关系,影响管理指导效果

随着线上交流和活动占比的增加,兼职班主任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互动、讨论等被一个个客户端所阻隔,教师从信息的“教授者”更多地向信息的“传播者”身份转变,育人教化的身份在弱化。此外,线上活动的空间、时间灵活性也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更容易被干扰、打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一定程度上教师对学生的“管控”能力也有所下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分时段、分组形式实施线上活动,通过减少单次活动人员数量,实现更精准化的管理和指导,提高线上交流的成效。以组织“线上”生活会为例,可采用小组形式,每组安排5~7人,学生按顺序交流当下的生活学习感悟和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兼职班主任全程参与、耐心倾听并详细记录交流内容,组织小组讨论和发表看法,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于部分内向或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可选择单独“线上”甚至“线下”面对面沟通的方式,重点给予关怀、疏导。此外,影像阅片指导和科研课题指导也更宜以小组甚至单人点对点形式进行,才能切实发挥优质的指导效果。

(三)部分青年兼职班主任应对工作路径新要求可能存在短期内的不适应或力不从心

面对后疫情时代国内外复杂的新形势,兼职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中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工作模式的改变也给学生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不易。加之临床工作压力的增加,部分青年医师有可能出现短期内不适应或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首先从自身出发,积极调整心态,正视自身不足,努力克服自身困难和限制,努力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尽快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另一方面,科室也应给予兼职班主任教学工作充分的重视,合理分配好青年医师临床与教学工作的时间比例。学校也应通过加强青年教师教育理论培训和学科管理,进一步协同优化师资力量。

结语

后疫情时代医学影像专业兼职班主任工作正在应运而变。兼职班主任除了需要提高自身要求和综合实力,努力适应新的工作模式,还需要尤其重视大学生在特殊时期的思政、身心和学业转归,帮助后疫情时代高校工作有序进行,并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

(课题组成员:胡昊、许晓泉、刘俊、吴飞云、施海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