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48期

2021.01.01

目录

特别关注

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运营实战知识及其理论化教学探讨明小波;刘毅;冉敏;1-6

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探索梁海鹰;7-9

关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季涛;10-12

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调研及提升途径思考——以地方院校机械工程专业为例吕冰海;杭伟;邓乾发;柯明峰;13-16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双创卓越人才立体交互式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殷子涵;17-20科学管理

翻转课堂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中的应用陈姚;21-23

二级学院矩阵式研究生管理体制研究王宗德;杨光耀;周水平;陈尚钘;赖晓莲;24-26

新形势下中央高校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曹黎娟;李月琪;27-29教师建设

新时期高校干部精准化培训模式研究姜飞月;徐若菡;30-32

日本小学全科教师培育模式对黄石乡村教育改革的启示龙缇;33-35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思维革新、优化提质的思考沙梦丽;36-38

“双一流”视角下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的能力提升路径与策略研究魏永生;陈玲熙;39-41

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提升路径探究蒋子华;丁天全;邓刚;李冰莹;42-43学校与社会

稀土材料人才培养与现代产业融合的探索王磊;杨牧南;张雪辉;梁彤祥;44-46

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以武汉市财政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王桂姣;47-49

我国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与路径探析——从美国服务—学习视角审视于洋;50-51思想政治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税法”课程教学的探索茆晓颖;52-54

文化自信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与实现策略——以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为例乔文静;55-58

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要紧贴时代发展要求朱磊;59-61

家国情怀下的社会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浅议周娟;62-64

国土空间规划学科建设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黄义忠;彭秋志;谭荣建;李伟;65-67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育德方法探析高凌云;68-69

“物理光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施丁冬艳;张玲玲;70-72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实施课程思政路径探析杨健;73-75

“有机立体化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陈晓岚;孙凯;於兵;76-77

“材料导论”双语课程融合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刘莲英;于运花;邓建平;郭隆海;耿海萍;张文芝;赵静;78-80

“点线面”结合构建“材料力学”课程思政体系李娜;张乃芳;王璋琦;81-8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郑庆秋;周亚楠;84-86

高等数学课中德育浅谈陈仁莲;87-89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究曹仕燕;90-9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提升路径的探索辛欣;92-94

传播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面临的困境和提升路径研究杨婷雅;95-96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实现路径探索阳伟红;刘志伟;王伟;邢竹青;毕慧娟;97-98学生教育

研究生导师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发挥机制张贺新;果春焕;99-101

加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战略意义和对策研究张瑞杰;102-104

农业院校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索李孟良;顾家畅;戴玮宏;105-106

基于石油创新文化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索——以S高校为例田合超;曾文星;周彦行;107-108

继往开来新时代 劳动教育再创新游翔;阚瑞芬;陈敏;109-110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路径探究金寿莲;兰俊谱;111-113

大班授课、小班教研创分层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王涛;任艳玲;田丽莎;代时超;刘超;张承屏;114-115

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提升路径的重要性及研究进展石英辛;116-118

高校审计学专业学生审计价值观教育对策研究刘维政;119-120

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思政教育功能及实施路径初探余婕;121-122专题研讨

讲中国故事,探贵州民族教育的前世今生高应昶;123-126

“互联网+教育”趋势下游戏专业课程资源的建设与经验——以上海市精品课程“游戏开发技术与应用”为例岑天昊;127-129

语用视角下政府网站外宣翻译过程探究刘建怀;高小姣;赵楠;130-133

味觉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莫丽红;134-137

京津冀教育协同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王磊;刘笑羽;138-140

托幼一体化背景下产业的机遇与风险董威辰;张星星;陈玲;141-143

积极行为支持干预智障儿童课堂干扰行为的成效卢祖琴;黄晓靖;144-146

试论智能化病理学技术微专业对提高临床病理诊断的重要性金月玲;杨智昉;李延飞;戴振声;147-149

“大旅行”背景下古典风景画对英国艺术教育的影响马悦;150-15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阈下残疾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现状探析王超;153-155

医学英语交替传译策略探究刘含璐;周伟之;156-158

影响内地高校民族预科生文化适应因素的实证分析杨洁梅;159-160

新疆金三角地区特种防护服款式设计研究古丽努尔·伊克然;161-162

文化养老背景下衢州市老年人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毛翠;覃琴;罗烨;鲍冠君;163-164教改创新

“都市农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朱丽雅;周海;165-167

药物化学前沿知识对“药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影响朱大潜;168-17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蒙丹;171-174

寒地高校建筑学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与协同实践研究金日学;李春姬;175-177

“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大部制”改革与新型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田磊;徐志峰;王瑞祥;178-180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美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田贺;181-182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学创新探索性研究孙茜;孙立宁;183-184

“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课程教学改革初探马长乐;李瞒瞒;周丽;185-186

双创背景下“教赛融合”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姜夏旺;李洁;欧亚利;187-189

OBE理念下的“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曹凤萍;吴芷红;李晨;190-191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李化云;王璐;张鑫;192-193

“新农科”背景下“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李燕丽;熊勤学;吴启侠;李继福;尚正春;194-195

新旧动能转换战略下“半导体照明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尹正茂;孙长龙;李桂村;孙琼;王莉;石良;于立岩;杜芳林;196-197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电工学”课程考核改革史春蕾;田毅;任升;马振洋;杨建忠;198-199

高校思政课“学考一体”模式创新研究庄广彦;200-201

四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生物类主干课程整合及满意度调查与分析翟立红;陈雪娇;姚劲松;秦鑫;陈华波;肖娟;202-204

基于价值澄清的“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教学改革探索张丽华;205-206

融合信息技术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周宇轩;段磊;胡克;吴昊;刘宾;胡本慧;207-209探索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公路建养装备复合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惠记庄;张泽宇;210-212

中外教师协同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全英文教学实践常俊林;213-215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王鸿;216-218

“系统生物学”在线教学探索倪志华;张玉明;管越强;219-221

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蔬菜栽培学”课程为例刘振宁;曹雪;戴圣杰;222-224

多重质量标准要求下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培养方案构建的实践探索金晓怡;崔琳琳;张继民;225-227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实践与探索张秀鸯;228-230

生物安全教育在“生态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江玉梅;贺伦;简敏菲;231-232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古生物学”课程教学实践讨论冯烁;田继军;李鑫;刘晨林;233-235

三地联播教学探索与实践王宝军;郭磊;杜太利;丛岩;236-238

大数据时代多视角框架下“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路春燕;纪志荣;傅玮韡;239-241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白宝丹;单纯玉;孟青云;郝丽俊;242-244教法研究

课改理念下文言文教学的行为调整古晓君;245-247

三维打印技术在口腔正畸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展望潘永初;李丹丹;孙雯;王华;张卫兵;严斌;248-250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索何燕;宋旭艳;季涛;251-253

课程游戏化: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耿志涛;254-256

面向科学研究的“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初探宋兵;刘森;王玺;257-259

针对建筑设计理论教育的“环境心理学”实践性教学方法探索余磊;张洁;陶靖雯;260-262

“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线上教学优化初探杨真;韩宁;杨雪;何熹;郝鲁江;263-265

CLIL教学法在航天专业全英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研究——以澳大利亚昆士兰教学培训项目(CLIL)为依托谢丹;代洪华;266-268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管理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刘聪粉;269-271

高等院校在开展海洋技术在线职业教育中面临的挑战侯庆凯;姚琼;马燕新;272-274

不同运行模式下急救常识应用于中学生的教学效果对比分析秦召敏;沈钦海;孔瑞雪;王战敏;275-277

音乐作品如何被感知——高校“音乐赏析”课程中的教学研究王梓;278-280

新媒体视阈下“汉语应用写作”实践教学研究陈金琳;281-282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应用模式研究高春凤;283-284

数学分析方法在“金属晶体结构及间隙”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张如权;陶咏真;285-286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许筱颖;田甜;马淑然;287-288

教育实习指导的六层问题框架李秋石;宁艳艳;关亚萌;刘书臣;289-290

法学本科大类招生视域下实践教学的困境及对策李娜;291-292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王瑜;293-295

议题式教学在中职思政课中的运用初探——以“职业道德与法律”为例丁琼;296-297

在线教学的组织与实践冯世德;邹安妮;孙太凡;王宪青;郑雯;298-299

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创新创业教学策略研究陈歆;黄磊;黎敬章;300-301

并行教学法在“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应用与研究雷惠强;302-304

基于三维理论的英语专业语法教学探究——以虚拟语气为例蒲栗立;305-307学法指导

“热学”教学中讨论材料科学扩散过程的探讨林国淙;308-310

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基于免疫磁珠技术的检测方法刘启超;唐一通;刘雪妮;王梦晓;傅琴琴;肖娜;311-313

对大二应用物理专业“量子物理”课程的浅见周康;314-316

在线开放课程的学生学习“生理学”的自主学习情况分析王红伟;317-318

全息·融合·迭代: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学习变革——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周吉云;319-321教师观点

专创融合型大学生科创社团建设措施研究——以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下设科创社团为例权龙哲;李晓书;王宇;322-324

以项目驱动形式制定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研究张正;蔡莉莉;325-327

基于航模实践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周伟;宁超;王道平;328-330

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探索赵华俊;蒲栗立;331-333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态势的可视化分析方方;334-336

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思考孟萍莉;周璐璐;董葆茗;337-339

自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孙蓓蓓;340-342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彭富强;王竹香;343-344

高校人才引进风险分析及防范规避张中元;345-346

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多样化联合培养模式的创新机制李玉扩;李红;贺阳;347-348

“插画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创新研究——以四川工商学院艺术学院为例江娜;349-350

独立学院艺术类毕业设计展创新模式探析——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为例王萌;351-352

关于在线教学组织与运行的思考邹安妮;冯世德;孙太凡;王宪青;郑雯;353-354职业教育

对以学为主的高职工程技术专业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园林工程手绘”课程教学为例史建岚;355-357

PC工厂+智慧工地模式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赵培莉;358-360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讨彭一清;邹瑾琳;361-363

高职人文通识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李璐;364-366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思路探析——以宁夏警官职业学院交通管理专业试点为例朱敏;367-369

浅析新时期现阶段中职美育工作困境及应对措施郭励;370-372阅读与写作

中文专业师范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问题与对策唐江花;373-375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综述黄绿汀;张之阳;376-377信息技术

高校体育工作信息化及评价体系研究——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机制的建设与实践(以赤峰学院为例)齐建萍;李慧;378-380

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生态环境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任素樱;381-383实验平台

新工科背景下PLC实验课程中讨论课教学模式探索陈庆;384-387

应用品管圈纠正高校学生在实验室中的不规范安全行为凌莹;姚建萍;388-390

网上虚拟仿真实验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黄宇坤;39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