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生物化学授课中的应用探讨

2021.07.26

教育教学论坛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质量是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幽默、风趣、表演性强的讲课风格可以吸引学生,但能做到的教师毕竟是少数。目前针对该问题通常采用的是讨论式教学。国外很多著名大学将这种方法视为仅次于课堂讲授的第二教学手段。讨论式教学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基础,通常包括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和教师总结三个环节。在讨论环节,教师提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讨论式教学需要教师深度参与,不适合大班教学。且中国学生每学期选课多,分配到每门课的时间有限,课前查找和阅读资料会构成较大负担。我校目前针对该问题,已采取多种形式改革,比如鼓励青年教师进行讲课比赛,提高教师授课水平。组织教师学习和进行慕课[1]、翻转课堂[2]以及微课[3]等方式授课。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问题。青年教师的讲课比赛只能提高教师的授课技巧,在授课模式上无太大的改变。而慕课、翻转课堂和微课需要借助网络,教师准备周期长,成本投入高,且对于老教师来说,接受该教学模式具有一定困难。因此,该方法不易普及。在此情况下,上海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并在多个学校多种学科中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和尝试。效果明显,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广泛好评。本文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并进行探讨。

一、“对分课堂”介绍

PAD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课堂即对分课堂,是一种突破传统课堂、但又区别于翻转课堂和研讨式教学的新模式。复旦大学社政学院心理系博导张学新教授融合了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首创“对分课堂”教学法,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对分课堂把教学时间分为三个过程,即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该理论强调两个核心要素:一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一半分配给学生讨论;二是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在时间上错开,让学生在中间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吸收。

对分课堂与现在广受教师关注的慕课和翻转课堂相比,保留了教师面授这一传统教学的精华,保证了知识传递的系统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符合个体知识获取的认知心理规律。其注重的是教学 流程的改革,无需大量投入,经济实用,且适合大班授课。而翻转课堂和慕课更注重课堂讨论,适合小班授课,不适合大班。适合训练有素的老师和外向的学生。在我国,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适应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学生性格大多内向,如果采用翻转课堂,会遇到学生讨论不起来,课堂过于安静等尴尬问题。因此,对分课堂更适合中国教育的国情。

二、生物化学授课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化学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是生物、医学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包含了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生物大分子代谢及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及调控等三个方面。通过学习生物化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生物化学知识,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代谢过程,并能够和实际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化学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今后的课程学习及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生物化学课程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多且杂,在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点是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存在的困惑。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多,知识杂,但只有36学时,在上课是如何更好分配教学内容是教师上课时一直存在的困惑。

2.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通常教师会要求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要自主研习相关知识,在课堂上快速将知识联系,贯通。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后自主复习和预习的积极性不高。这样导致学生在上课时会跟不上教师的讲授速度,并因听不懂而睡觉、看手机等,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的生物化学成绩考核是以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和实验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为10%,主要查看学生到课率和课堂纪律。实验成绩为20%,主要看学生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考试成绩为卷面分数。这种考核方法并不科学,对于学生来说不能很好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为这种考核方式卷面成绩占了成绩的70%,成为成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学生可通过突击学习,死记硬背等方式考到高分,但实际知识掌握的并不好,考过之后知识快速的丢到脑后。这样没有达到培养目的,也无法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三、“对分课堂”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运用

1.“对分课堂”的具体实施过程。将对分课堂引入生物化学教学中,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对分课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以第二章蛋白为例):第一次课:教师讲解蛋白质的重难点内容,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和功能等。整个教学过程根据教材,让学生了对所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并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是以讲述为主,不需要学生进行讨论,但在课程最后,老师应强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布置课后学习内容。根据知识的重难点留下1-2个问题。课后: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内容完成作业,并思考教师留下的问题。这是一个内化吸收的过程。作业包括了4个组成:一是本人的收获,是指在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和老师提出的问题,根据书本进行总结,可用自己的语言、图、表格等多种形式书写,并回答老师的问题,不要抄书,即称为“亮闪闪”。二是本人提问,提出一个自己会的问题来考考其他同学,即称为“考考你”。三是本人问题,提出一个自己不懂的问题,在第二次上课讨论时让别的同学来帮助。第二次课:通过对分课堂教学平台“对分易”,进行随机分组,按每组4人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主要围绕作业中的“亮闪闪”、“考考你”、“帮帮我”来进行,小组每个人都要发言。为了保证讨论质量,课堂讨论包含了分组讨论,教师抽查,小组间相互提问等方式。生物化学课程所有内容均按此步骤进行。考核方式:期末考核主要包括卷面成绩50%,平时成绩40%,实验成绩10%。平时成绩包含了课堂讨论成绩、平时作业成绩来综合评价学生,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使学生把学习的时间和付出的努力分散到整个学期中,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突击学习,知识掌握的不扎实等现象。

2.“对分课堂”对生物化学传统授课问题的解决。根据“对分课堂”的授课和考核方式,即可有效解决传统生物化学授课中存在的问题。①对分课堂是主要对课程的重难点进行讲授,所以上课是对有目的的针对性讲述,而剩余内容要求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更自主的分配教学时间。②通过布置课后学习任务和课堂讨论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后作业由3部分组成,学生除了要总结课堂和书本中的知识,还学要动脑去思考问题。而课堂讨论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果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那么课堂讨论就无法进行,这也督促学生自主学习。③课程评价更为全面。“对分课堂”的课程评价体系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组成,且平时成绩占到40%,这就意味着成绩考核更注重平时学习能力,使学生知识掌握更扎实,考核更全面。

四、讨论

“对分课堂”是中国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探索,是一个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它为高校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鲜的血液,为高校教育者带来新的视野。本文对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并认为该方式可有效解决目前上课中存在的课时少内容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等问题,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质疑精神和合作能力的新型人才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