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6期·专业集群背景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2023.05.29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36期

王 莹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并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由于现代服务业属于劳动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本质,因此,现代服务业将成为就业潜力增长最大的行业之一。“现代服务业管理”传统的授课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任课教师主要担任“教会学生知识”的角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深刻认识到传统授课模式下学生不爱学、授课教师教学积极性受挫的痛点与弊端。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实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传统授课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一、“现代服务业管理”传统教学模式

(一)“现代服务业管理”课程学习目标

“现代服务业管理”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文化旅游专业集群共享模块课程,课程既强调学科的理论性和科学性,又注重实践应用中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使学生既能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又能掌握服务企业实践运作的实际技能。通过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工商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课程目标是:通过系统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服务战略、服务创新管理、服务流程的设计、服务瓶颈现象的出现及处理、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排队管理、服务接触管理等内容;注重理论的实际运用与方法启迪,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探讨服务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使学生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服务企业运营服务,学以致用。本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力求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努力营造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特别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现代服务业管理”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为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课前设计好教案,课堂上按部就班甚至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课后布置作业,每节课基本就按照固定的程序循环往复,注重所谓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而往往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培养却被忽视。教学过程是以教师讲解为主,但主要是单向的“满堂灌”,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把教材内容、价值观念、实践经验全面灌输给学生,学生相当于被动的“接收器”“容器”或“存储器”,教学效果相当有限。

“现代服务业管理”多采用“PPT+板书+教师讲解”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教师亦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借助于板书或者多媒体设备等,给学生展示该课程的知识点及相关案例和内容,而学生则聆听教师的讲解,随时记录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在此讲解过程中,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能随时打断教师讲解进行提问。此种教学模式较为陈旧,无法实时反馈学生的思维活动。授课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导致该门课程授课效果不够理想。

二、专业集群建设助力“现代服务业管理”教学模式改革

(一)专业集群课程建设的成功实践

目前服务企业需要的是懂设计、会策划、有创意、能管理的综合型专业人才,我校正在全力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满足企业的需求。我校目前有50多个本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领域,但各专业培养的人才大多呈现“单打独斗”的特点,学生的综合能力欠缺。为弥补这一短板,我校进行了专业集群建设。专业集群的建设不仅符合我校目前的发展要求,而且还能为社会输送综合型的专业人才。

(二)运用模块教学方式梳理原有课程内容

把原有教材分为三个模块:服务管理理论的概述模块、服务企业运营的管理模块、服务企业服务质量及顾客满意度的评估模块。由于专业集群中不同专业学生的学情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因此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则不尽合理。针对专业集群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与内容,以吸引不同专业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课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任课教师只是起到引导、指导的作用。

进行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个模块教学任务结束后都要求学生进行任务总结,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演练结合起来进行高度的概括,从而真正体现学生的领悟能力和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的反应能力、对外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结合不同专业特点设计实践教学活动

环境设计专业和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参与设计服务企业服务环境、企业商标;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为服务企业撰写用于宣传的文稿、拍摄录制服务企业宣传小视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设计创意产品以提升服务企业产品的附加价值;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模拟管理运营一家服务企业。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为服务企业设计服务环境、策划文创产品、宣传企业形象、模拟运营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以达到知能并行、全面考核学生的教学质量评价目的,高质量地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设计“一个目标、两个基础、四个能力”教学环节

夯实服务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服务企业的管理理念两个基础,锻炼服务战略管理能力、服务质量控制能力、服务运营能力、服务企业设计能力,以实现培养服务企业管理者的综合能力的目标。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力求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努力营造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十分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模式改革存在问题

教学模式改革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缺乏理论基础支撑。专业集群中只有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两个专业具有管理学基础,因此专业集群中的其他专业学生这部分理论学习需加强。针对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授课过程中多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缺少后续课程延续。分析专业集群中各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后发现,在完成“现代服务业管理”课程讲授后无后续课程的学习。

四、专业集群课程建设发展路径

(一)强化以学生为主的理念

结合专业情况随时调整授课内容,采用课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互动启发式教学法、互助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管理学内容理论性较强,运用学习通、雨课堂课前预习与测验完成这部分的授课,采用雨课堂进行授课利用其优势特点为本课程的教学服务,从而达到教师上课全程网络化。学生借助自己的手机,在教师讲解后将自己的见解实时反馈到学习平台上,教师便可以实时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查看。与此同时,学生可以查看其他同学的回答,从而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启发。结合专业特点安排实践教学活动,每完成一个授课单元,教师会根据课程教授的内容布置作业,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既能巩固并掌握课本知识,又能发挥专业优势丰富作业形式与内容。作业可以是设计图、文案、调研报告、视频,也可以是PPT演示,通过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验教学成效,做到学以致用。

(二)推行项目教学

拟定在我校的创新创业园区策划、设计一家咖啡厅,咖啡厅从最初的装饰装潢设计、广告宣传、宣传文案写作、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产品定价、产品营销策划,到后续的企业运营全部由学生完成。策划、设计、管理运营一家咖啡厅可以说是把课本上的知识真正运用于实践,专业集群中所涉及的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可参与进来,学习“现代服务业管理”这门课程不仅能够学到服务企业运营管理的相关知识,还能强化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参与咖啡厅的策划、设计、运营管理,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服务企业自身的特点及经营模式,为今后就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提高了就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增加其自主创业的信心。

(三)适时开设教师工作室

参与设计、策划咖啡厅能够做到真学、真练、真经营、真管理,真正做到把企业带进课堂。伴随我校咖啡厅的成立与运营,授课教师及学生都已积累了相关经验,可以适时开设教师工作室,为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给予相应的指导,也可以为同类型、同规模服务企业的运营提供信息参考。充分发挥教师工作室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中有所收获,也可以服务地方经济。条件成熟后也可以与知名咖啡厅合作,以联合经营的模式运营,依托企业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与发展机会,打造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五、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意义

(一)师生共育

在专业集群中各专业完成“现代服务业管理”课程的学习,不同专业、不同学情、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可以学习一些非本专业的知识。本门课程的授课不影响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在扎实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就业竞争力。任课教师年复一年只教授一个专业的同一门课程,久而久之在授课内容、授课模式、授课节奏等方面难以突破,也不利于提升教学水平。然而任课教师在给专业集群不同专业授课过程中会发现不同专业、不同学情、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在同一个问题上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的,任课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设计不同的授课方案,可以帮助教师突破教学瓶颈、锻炼能力、提升教学水平。

(二)课程共建

任课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不同专业“现代服务业管理”课程的授课任务,应先与专业教师充分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学科背景,设计安排不同的实践教学活动。不同专业的任课教师由于学历背景、研究方向不同,故而在课程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条件成熟的可以共建课程。

校企之间亦可以共建课程,学校基于企业工作实际确定课程学习内容,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结合行业从业人员要求,充分利用企业实训资源对课程中的所有知识点重新进行梳理,打破原有授课框架,重构课程知识体系。紧扣行业发展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从而也解决了教材滞后于行业发展的问题,正确处理教材理论性、基础性与应用性、前沿性之间的关系。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不断探索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方式,把企业的岗前培训内容提前融入教学内容。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岗前培训甚至考取职业资格证,提高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

(三)校企共赢

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是高校专业课程教育实现现代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高等院校优秀专业人才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校企合作仅停留在签订的一纸合作协议上,学校帮助企业教授学生,企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经常会出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要求、社会需求无法很好对接的现象,再加上学校所教授的课程内容本来就会滞后于产业链,从而导致企业不愿参与到产教融合中来,造成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因而出现很多校企合作项目草草结束的情况。

我校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首批全国五所“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基地学校;是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产教融合工程建设”项目基地校;依托学校平台引进知名服务企业品牌进驻我校,为了实现产教融合常态化,学校可采取一些奖励措施聘请企业员工到学校兼职任教,校内教师与企业教师组成“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参与人才培养教学培训全过程,在教学培训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等全方面全程参与。

“现代服务业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将学生的全部作业、实践成果、创意设计方案、调查报告、总结、调查问卷、PPT等归类存档,选取比较优秀的作品在下一届学生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演示能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使本门课程得以更好地发展下去,得到更多的经验,从而进行更完善的改革;进行教学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了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服务业管理”教学模式的成功改革也可以为同类型课程改革提供经验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