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积极同伴关系防治校园欺凌

2024.05.27

  校园欺凌行为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除了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法律措施外,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同伴效应,为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合力育人的同伴效应理念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共同互动与分享,它认为同龄人在面对相似挑战和困惑时,能更有效地互相理解和支持。这一理念引导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不再仅仅是单向地传授知识,而是鼓励学生在相互学习和合作中共同成长。通过同伴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反欺凌的知识,还能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营造积极向上、包容互助的校园文化,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

  在同伴效应理论的实际应用中,构建一个互为补充的同伴组织结构是至关重要的。这种结构不仅能够确保同伴教育的有效实施,还能通过不同角色的协同作用,形成一个立体的防治校园欺凌的机制。

  同伴领导力培训是互为补充组织结构的基石。这种培训旨在选拔并培养一批具有领导潜质和反欺凌意识的学生,他们将成为同伴教育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这些同伴领导者不仅是教育信息的传播者,更是榜样和示范者,他们通过自身的行动,引领其他学生参与反欺凌活动,学习和运用冲突解决策略。同伴领导者的存在,使得学校和教师得以将注意力从日常的管理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同伴领导力的培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识别欺凌行为,如何采取行动来保护自己和他人。同伴教育活动则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理解和掌握如何处理冲突,如何建立健康的同伴关系。持续的学校支持系统则可以确保整个过程的连贯性和有效性,让同伴教育的成果得以巩固和传承。

  同伴教育活动是组织结构中的核心环节。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反欺凌能力。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如欺凌者、受害者、旁观者,这有助于他们从多角度理解欺凌问题,学会换位思考,进而形成更加包容和理解他人的态度。此外,活动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彼此学习,共同成长,这有助于建立一个支持性和非欺凌的校园文化。

  互为补充的同伴组织结构强调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与互补。同伴领导者提供动力和方向,同伴教育活动提供实践平台,学校支持系统则提供稳定的基础,三者共同构建了一个富有活力且具有影响力的反欺凌网络。这样的组织结构确保了同伴效应的充分发挥,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反欺凌的行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为建设一个无欺凌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通过互为补充的同伴组织结构,学校不仅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事件,还能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冲突解决能力,这些能力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组织结构使得校园成了一个包容、尊重、互助的学习社区,每个人都能够在这里安全地成长,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

  在合力育人的同伴效应理念和互为补充的同伴组织结构基础上,润物无声的同伴干预方式成为了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的有效策略。这种干预方式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融入反欺凌教育,通过同伴间的互动和共享经验,以温和且持久的方式影响学生的行为和观念,从而创造一个友善、接纳的校园文化。

  润物无声的同伴干预体现在日常的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中。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将反欺凌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如何处理冲突和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润物无声的同伴干预方式体现在校园的日常生活中。学校应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鼓励学生之间的正面互动,比如举办“无欺凌日”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强化反欺凌的意识。同时,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友情使者”或者“情绪热线”等机制,让受到欺凌的学生能够及时找到支持,同时也让其他学生有机会参与进来,成为解决问题的一分子。

  润物无声的同伴干预还体现在同伴领导者的示范作用上。这些经过培训的同伴领导者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者,更是行为的示范者。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积极行为,如公正地处理冲突、主动帮助受害者、勇敢地反对欺凌,来引导和影响周围的同学。他们的行动成为一种无声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一个尊重、包容的校园环境,使反欺凌成为校园的常态。

  家庭和社区的参与也是润物无声的同伴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在家中可以与孩子讨论校园生活,分享关于尊重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孩子同情心和公正感。社区则可以通过举办亲子活动、讲座或工作坊,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反欺凌的知识,形成联动,共同促进反欺凌教育的深入。

  润物无声的同伴干预方式注重教育的自然流露和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它鼓励学生通过体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而非纯粹的知识灌输。这种温和而持续的干预模式,不仅有助于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还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它是同伴效应在实际操作中的生动应用,展现了教育者对人性和社会环境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营造和谐校园环境的坚定信念。

  (作者陈静系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实践教研室负责人,屠关雄系浙江省教育学会教育领导分会常务副会长。本文系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重点课程建设[ZDKC2023109]及教改项目[ZDJG202357]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