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寒假安全教育——安全不“放假”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寒假已至,在这个充满乐趣与探索的悠长假期里,互联网和电子产品无疑成为了孩子们休闲娱乐的热门选择。然而,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社交媒体,不仅可能打乱孩子们的学习节奏,更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寒假这个关键时期,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有效预防孩子沉迷网络,我们特向广大家长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
善引导、重监督,强化监护责任
请您妥善利用“青少年模式”等技术,合理安排好孩子上网时长,游戏、社交、休闲的时间应当限制在1小时以内。关注孩子,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行为。
重表率、立榜样,提升网络素养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做科学上网的榜样,在孩子面前尽量少使用网络,自觉远离“低层次”网络信息。要做适度娱乐的榜样,适度使用网络游戏产品,不做“低头族”“手机党”。
常陪伴、增亲情,倡导健康生活
每份沉迷的背后,都是爱的缺失,最好的爱是陪伴。家长朋友们可以利用假期更加了解孩子,并丰富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多种兴趣特长,陪伴孩子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可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参加社会活动、一起看电影等,合理安排假期生活,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导心理、促健康,培养坚强意志
家长须关注孩子的情绪,并给出相应反馈,适当调整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从而调整孩子的心理,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和勇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多配合、常沟通,培养良好习惯
有效沟通是孩子成长进步的前提。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上网状况,及时引导交流,给孩子讲清沉溺网络游戏的危害,增强其判断力、免疫力,引导孩子绿色上网,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提高警惕,谨防网络诈骗
我们要及时告诫孩子不要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随意在网络上上传个人信息,不轻信免费、福利、加明星QQ等说辞,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诈骗者常常利用法律威胁作为诈骗手段,声称受害人的行为已违法,需要配合调查或支付罚款。我们一定要提醒孩子遇到此类情况应保持冷静,切勿轻信,并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方求助;与此同时,家长也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尽量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开通免密支付要谨慎。万一不慎被骗,请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
因势利导,以身作则,文明上网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网上很容易就能完成购物、学习、社交、问诊、出行、娱乐等诸多需求,但网络也是把双刃剑,在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也向我们的安全与健康成长发出了挑战。家长要以身作则,因势利导帮助孩子分辨互联网上的正确价值观;要提升自己,学会辨别真伪、善恶、美丑,不盲目跟风和随波逐流;在发表网络言论时,不攻击、不侮辱、不诽谤他人,不曝光他人的隐私,不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同时,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以积极向上向善的心态参与网络生活。与孩子一起体验、一起交流,用自身的行为导向、价值底色对孩子的价值观进行影响。
- 上一篇:
- 下一篇: 西安市中小学强健学生体质若干措施 本学期起施行! 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