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9期

2021.07.21

目录

特别关注

汉语国际教育语言与文化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重庆地区为例穆亚伟;查直;1-4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研究张姿炎;5-8

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王安东;罗丹;陈龙;9-12专题研讨

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满意度差异探析袁琳;13-16

多模态化教育的评价维度及发展标准研究赵欣;17-20

英国“热力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及启示——以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为例池寅;黄博;徐梦艺;刘素梅;21-24

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的新进展李红梅;25-2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的主题特征叶锐;周玉琴;29-32

民办高校英语教师对教材审辩思维内容的探究朱玉梅;33-36

俄语成语的认知与教学徐浩;37-42

4P医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启示杨智翼;43-46

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实证研究——以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为例陈艳丽;张禄;李江顺;47-50教改创新

“石油地质学”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柳广弟;宋泽章;陈冬霞;姜福杰;孙明亮;51-54

课程思政教改方法探究——以“隧道工程”为例张稳军;55-58

“课程思政”背景下航空航天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谢丹;代洪华;59-62

“学思互融”式学风建设体系改革的要点刘思彤;薛鹏;63-66

多模块促进地球物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李曼;张志勇;黄临平;67-70

构建“三位一体”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李卫红;韩叶芬;李卫民;葛圆;韩东红;何凤;71-74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析柴芸;75-78

新工科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的课程体系优化——以交通运输专业为例陈沿伊;涂敏;郑亚红;79-82

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管理路径探究——基于一流专业建设背景段笑晔;毋育新;83-86

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人文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刘琼;87-90探索与实践

中俄人文交流机制下同类高校联盟发展路径的构建与研究——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的实践与探索顾建政;梅文章;朱胜男;91-94

高校在线考试的实践与思考——以南京大学为例徐立理;95-98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和启示——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制药专业为例袁天杰;潘扬;99-102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李媛媛;103-106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的探讨宋晓红;李艳红;张立浩;朱宗强;曾鸿鹄;107-110

提高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与研究林泓;111-114教法研究

浅谈Github开发平台在“高级程序语言”课程设计中的应用谢杰华;115-118

“抗疫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教学设计姚雪兰;张怡蝶;119-122

描写法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以现代哈萨克语为例阿热依·邓哈孜;123-126

适用大学英语学习评价的网络教学平台探讨姜超;127-130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机制及方法研究刘军;于洋;高宏伟;吴东升;赵亚威;131-134

因情入理的“中外国建筑史”教学方法思考王伟;王飒;135-138

医学生“三位一体”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健康中国2030”背景王丹;139-142

高职高数课程思政融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卢春;143-146

应用型本科院校理论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方式探索李逸仙;王莹;舒扬;王鹏;王晋鹏;147-150

中学数学协同阅读学习方略研究刘明军;151-154学生教育

抗疫斗争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范昕;155-158

新时期硕士研究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相关探讨刘思锐;159-162

英语语素意识对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钟亮;163-166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三个着力点朱磊;167-170

逻辑推论模型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舒国萱;171-176

浅析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及提升对策焦国芳;付亮;177-180

大学生党员党性全程教育新模式探究——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博物馆义务讲解员”服务团为例陈莉莉;杜志伟;181-184

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职专业技能教育实践研究刘洁;18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