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高专《经络腧穴学》的教学

2021.07.22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学习经络的循行及病候;腧穴的定位、解剖、主治、操作、类别等内容[1]。是学习后续课程《刺法灸法》、《针灸治疗学》的基础,而且直接关系到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笔者在讲授《经络腧穴学》以及《针灸治疗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不够,这样学习《针灸治疗学》的内容时就会显得很吃力。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时间短,学时相对少,《经络腧穴学》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又比较繁杂,需要记忆的内容非常多,如果只是机械的按课本内容进行讲解,教学方法太枯燥,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感,影响学习效果。因此,笔者认为,《经络腧穴学》的教学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

一、理论教学

《经络腧穴学》内容多且枯燥,对针推专业学生又是及其重要的一门课,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以提高教学质量。

1.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经络腧穴学》的理论学习主要分成两部分:经脉和穴位。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讲,经脉部分主要是学习经脉的循行。穴位部分主要学习腧穴的定位、主治以及部分危险穴位的操作。这些内容学习时特别枯燥乏味,一开始学习时学生可能比较感兴趣,随着理论学习的增多,如果一直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可能就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自主式、问题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脉病候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可以适当引入《针灸治疗学》中的典型病例,让学生自主的思考,通过病例对经脉病候有更深刻的认识。穴位的学习主治是难点,不能光死记硬背课本上的主治条目。一条经脉上的穴位很多,如何让学生在临床选穴配穴的时候应用自如,那就需要对每一个穴位的特殊点非常熟悉。可以结合总论讲述的分部主治规律,让学生自己总结每条经脉穴位的主治特点。另外在穴位主治的讲授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临床病例,这样教学更形象生动,学生更容易接受,也为后续课程《针灸治疗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引入现代教学元素。单纯的对着课本学习非常枯燥,不够直观形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图片、动画、影片等,将多媒体合理的应用于《经络腧穴学》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丰富多彩,可随心所欲地运用多种资料,包括数据、声音、图像等切换自如,从视觉、色彩、听觉等多方面刺激大脑,产生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记忆、产生理性的飞跃[2]。有些经脉的经脉循行比较复杂,比如说足三阳经,如果借助动画,学生可以更直观快速的了解经脉循行。另外,很多学生对腧穴的局部解剖模糊不清,对腧穴处和其周围的神经、血管、肌腱等不熟悉,如果借助于图片,能直观的对这些穴位有所认识,对穴位的针刺深度有个大概的了解,不至于在以后的临床操作中因为怕出现问题不敢针刺、针刺过浅不得气或者针刺过深出现一些异常情况甚至发生医疗事故。

二、实践教学

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使学生喜爱和掌握这门学科,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注重技能培养[3]。从后续课程《针灸治疗学》的教学来看,学生对于经脉循行、经脉病候以及穴位的定位等方面学生往往有所欠缺。很多同学能够把课本上的经脉循行背的很熟练,但如果单独拿出人体的某一个部位,比如头部,让学生说出经过头部的经脉时,通常很多学生不能快速的反应出来,这样就对针灸的辨经论治带来了困难。也有很多同学对穴位的定位及操作背的很熟练很清楚,但是在实际针刺操作的时候容易出错。

1.示教练习划经点穴。可以先让学生背诵出经脉原文,然后选择一名体表解剖标志比较明显的学生作示教,在此过程中把经脉循行划出来,对于一些循行关键点、经脉转折点一定要重点标注,加强记忆。然后把腧穴部位一一标出,并重点标记常用穴、特定穴、危险穴。重点讲授每个穴位取穴的要点,从体位、解剖标志、定位关键等方面进行讲授,有些穴位体位不同取穴方法也不同,比如说足三里穴,屈膝时在犊鼻下三寸取穴,当下肢伸直时要在犊鼻下两寸取穴。还有些穴位必须采取合适的体位才能呈现出来并刺入,这些内容要跟学生重点讲授。

2.强化解剖知识。腧穴的定位方法有四种: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和简便取穴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解剖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取穴的准确与否。很多同学解剖知识掌握的不牢固,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必要给学生加强一下。这个强化过程有两个重点,一是总论骨度分寸的学习时,要注意教学生触摸各骨节、肌肉,用眼观察各骨节、肌肉并估计各骨节、肌肉之间的骨度分寸。二是在掌握一条新的经脉的时候要注意先把相关的一些解剖部位熟悉一下。比如说手太阳小肠经经脉和穴位涉及到的一些体表标志,如钩骨、尺骨茎突、尺骨小头、尺骨鹰嘴、冈下窝、冈上窝、目外眦,屏间切迹等。上实践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在学生身上指出并定出这些体表标志,以方便学生定取穴位。

3.分组练习,调动学生积极性。实践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6人一组,每次实训课选择一个学生当人体模特,其他同学可以在其身上进行划经点穴。如果遇到疑问或者意见分歧,小组内的同学可以讨论学习。实训课结束之前教师要进行点评,针对普遍存在的错误,教师再做重点讲解。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4.适当引入刺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高职高专和本科院校对针灸推拿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都是先学《经络腧穴学》,然后《刺法灸法》和《针灸治疗治疗学》。这样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在《经络腧穴学》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对穴位的认识多数停留在书本,对穴位的定位认识不够深刻,记忆不够牢固,操作深度也没有直观的印象。等到学习《刺法灸法》的时候穴位的定位好多都又忘记了。针对这个问题,对于一些学习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在大一学习《经络腧穴》的过程中,实训课上可以适当的教授一点针刺的方法,让大家适当的在四肢部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部位进行联系,这样既可以提前练习了针刺,对于穴位又可以有更深刻的认识,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定期考核,巩固知识。技能训练的考核,可以检查学生对于经络、腧穴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实践考试的成绩计入最后期末考试总成绩,占期末考试成绩的30%。考核过程中,学生2人一组随机组合,抽题后准备2分钟进行考试,考题包括一条经脉循行原文(40分)和6个穴位(每个10分),先口述经脉循行和穴位定位,然后在对方身上标示。每学完四条经脉考试一次,最后再进行一次期末实践考试,取平均分。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结语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所做的以上教学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对《经络腧穴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高素质操作型针灸推拿专门人才。另外,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不完善之处,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充实。

教育教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