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的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策略研究

2021.08.30

教育教学论坛

大学英语是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受众广,课时短,任务重。尤其是在当前大学英语教改的环境下,已经不单是基础语言知识的学习,对语言素养有更高要求,同时增加了各类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单靠课堂时间,远远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因而充分利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作为对课堂学习的补充就必不可少。腾讯公司于2011推出微信后,因其安装方便,多媒体实时传输,互动性的社交功能等特点,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必备。

一、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持

(一)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要建立在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注意学习环境的建设,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在这一学习模式中,教师充当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习内容不是以灌输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而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主动、协作学习,从而建立学生自己的内在知识架构。教师,学生,媒体,以及各种教学材料各自发挥与传统教学不同的作用,彼此产生有效的联系和互动,从而使教学活动的整个进程形成一种稳定结构形式。

(二)微信的功能保障

智能手机软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观念。微信可以进行图片、动画、语音、视频等多媒体的实时传输,也可以多人多向的语音、图片的传输,以及微视频、文章、图片的共享等多项功能。只要有互联网连接的智能终端,学生就可以免费下载使用微信,可以获取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另外微信可以提供良好的互动功能,如:微信单聊、群聊、公众号、朋友圈等。在此环境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实现实时或错时交流,老师或学生也都可以进行自我成果的展示和互动,从而实现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信息储存与处理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微信提供的各种插件、标签和小程序可以实现分门别类处理大量学习资料。同时班级群,学习小组群,公众号,朋友圈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获取学习相关信息的快捷有效的来源。通过这种自主参与的形式,使学生更容易成为建构主义学习的主体,而老师也相应成为了引导者和帮助者。

二、微信平台上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实施模式

1.课前准备。教师每节课前根据上课内容收集,整理和设计相关学习资源。其次建立班级群,学习小组群。教师在班级群中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在群内通过语音或文字形式汇报完成情况。教师及时检查并反馈作业,并计入平时成绩。各小组群按照自己的学习任务要求进行组内沟通,分工合作,并最终完成相关作业。尤其是每节课开始进行的主题展示,要求课前将演讲PPT通过微信发给教师进行及时反馈并修改。定稿后,由教师统一收集,用于课上小组演讲。

2.课后巩固与提高。课后教师发布作业,比如“每日一段”,要求学生上传跟读或朗读语音,在班级群进行打卡,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反馈修改建议。通过这个过程,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借鉴,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出现。

3.课外实践。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英语学习类公众号,充分利用其中的各类英语学习资源。也鼓励英语基本功扎实的同学参与到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开创的英语公众号,锻炼自己的文字采编和口语表达能力,从而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微信功能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体现的优势

1.互动性。通过微信的单聊,群聊和朋友圈,教师和同学之间,同学之间增进了互相之间的联系和理解。教师有更多机会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尤其是对于课堂上不太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学生有很重要的帮助作用。

2.自主性。进入大学,有些学生出现学习目标不明确,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传统的英语学习主要以读、写为主,课本内容也不能有效调动其学习兴趣,因此随时随处可获取的丰富多媒体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热情,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微信的交流不需要面对面,使有些学生可以避免课堂上的紧张感,更容易放松心态表达自我,专注于语言本身的提高。在班级群和朋友圈的打卡可以互相激励,形成班级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

3.实践性。传统大学英语课堂上,部分学生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参与课堂活动,也有部分表现不太积极。而微信训练平台的建立,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在微信交流中尽可能使用英语,强化学习效果,对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很明显的效果。尤其是参与公众号节目制作的学生,在英语水平要求更高的平台上,对自己的学习更加精益求精,在实践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英语的运用能力。

三、基于微信的大学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学习内容的系统性不高。

各种渠道来源的学习资料纷繁复杂,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在推荐和发布各类资料之前,教师要在基于对学生水平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和梳理,在后续的微信平台上依次提供阶梯式的呈现,帮助学生在最自然,最高效的状态下学习。

(二)学生的主体性有待于提高。

部分学生习惯于中学阶段相对被动的学习方式,要达到自主学习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初始阶段的引导,比如在班级群、朋友圈和微信小打卡等界面的作业提交,教师要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作出点评和反馈。帮助学生尽快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发挥学习主体性的作用,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三)学习过程容易受影响。

微信作为普遍使用的社交媒体,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受到聊天,朋友圈和各类订阅信息的影响和干扰,而使学习质量不高,因此教师还是应当以课堂教学为主,微信平台学习为辅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在为学生筛选英语学习资料时要注意其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结合,以提高其学习兴趣。教师对于学生信息和作业的及时监管和反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专注度。

(四)教师工作任务量繁重。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人数较多,每个班几十人不等,一位教师至少承担两到三个班的教学任务,学生数量动辄一百多人,教师很难做到对每个学生面面俱到的督促和指导,教学效果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发动学生建立小组群,小组长负责制,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比较有效的补充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另外教师在班级群和课上,可以就某些学生作业中体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工作负担。

四、结语

微信为学生学习英语创造了有效拓展课堂学习空间和时间的平台,提高了教师,学生,网络平台和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多元互动,教师发挥有效的引导者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建构者,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