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21期·萨克斯管重奏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21期
娄洋
[关键词] 融入;互动;体验;萨克斯管重奏;课程思政;教学探究
[基金项目] 2022年度浙江音乐学院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以‘融入、互动、体验’为特色的萨克斯管重奏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 娄 洋(1988—),男,安徽合肥人,硕士,浙江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讲师,主要从事萨克斯管演奏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1-0117-04 [收稿日期] 2022-01-19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萨克斯管重奏课程作为音乐学科下的专业实践课程内容,除了具有传授萨克斯管重奏合奏的专业知识及艺术实践技能之外,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内容,不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萨克斯管重奏课程教学具有与思想政治教育天然的融合特性[1],因此在萨克斯管重奏课程中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突破传统教学体系的束缚,进一步推动形成“三全育人”的格局,进一步发挥“主战场”的育人作用,最终实现显性隐性教育相结合。
一、萨克斯管重奏课程的特点
萨克斯管重奏课程是萨克斯管专业课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来,各大院校相继开设萨克斯管重奏课程。此课程的学习,不仅能让萨克斯管专业学生掌握合奏的特点,还能让学生掌握古典、现代、流行、爵士风格,更好地演绎作品。其以培养具有高超的演奏技术、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创新力的专业人才为目的,培养该专业的高精尖人才[2]。课程结合课程思政元素,通过演奏中国经典及原创萨克斯管作品,将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技能性的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让经典中国音乐触动学生的思想灵魂,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演奏中国经典萨克斯管作品,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以打造中国特色创作表演项目为目的。另外,萨克斯管重奏团、与中国作品组合的新模式,将会是一种创新的表演合作形式,让听众更易接受,且更能感受到萨克斯管独特的魅力。
二、课程思政在萨克斯管重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注重专业技能提升,忽略思想政治引导
萨克斯管重奏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重奏合奏技能和音乐艺术素养,二者对于学生的发展与提升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但在当前萨克斯管重奏教学中,许多教学工作者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提升学生合奏技能、加强学生艺术实践中。在日常教学中偏重学生群体的功能性特征,忽略学生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时呈现出来的个性化特征[3]。尤其是萨克斯管重奏课程中,教学强调同专业与不同专业间的知识交叉,如果长期忽视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那么就无法培养出更多实践型的高素质人才。
(二)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存在不足
首先,萨克斯管是一件“舶来品”,它是西方音乐文化长期发展的产物,因此系统全面地学习西方音乐理论和演奏思想,对于学生自身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要注意到萨克斯管在我国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呈现出良好的文化融合特性,如不少经典的萨克斯管重奏改编与原创中国作品的出现。但目前萨克斯管重奏课程教学忽视了对我国音乐文化中能够反映民族精神、时代发展面貌的音乐作品的学习[4]。其次,许多学生在参与萨克斯管重奏与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时不够积极,认为课程思政的内容无法直接提升其演奏技能,甚至有部分学生对思政元素产生抵触心理。
(三)教学模式与方法不够完善
萨克斯管重奏课程多为专业任选或限选课,学时学分数都有相对的缩减,现有的学时学分数仅能保证教师完成规定的作品量教学,用于课程思政的学时数很少甚至没有,加上萨克斯管重奏课程集体授课的特殊性,更多的教师在教学中更习惯线下教学,没有开发课程思政的线上资源,课程思政只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开展,如在课堂中介绍作品创作背景,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且形式不够灵活。
三、萨克斯管重奏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实际意义
(一)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体验
将“融入、互动、体验”的理念融入教学之中,有助于广大师生共同探索出更丰富的合作学习模式,形成更加开放、自由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同时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便于其对萨克斯管重奏产生更加持续的兴趣。另外,加强学生审美教学有助于学生对专业教学的相关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对包含中国民族元素的新作品能够做到提前认知和全面分析,具备更高水平的音乐感悟能力,从而在学习实践和演奏的过程中发现美、认识美和创造美。
(二)有助于完善院校课程思政培养体系
首先,在高校传统萨克斯管重奏教学体系中,教师往往更加侧重于提升學生的演奏技巧和演奏能力,缺乏对学生心理素质、艺术鉴赏能力、学习体验的关注,造成教学中综合元素的偏差[5]。将“融入、互动、体验”的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其中,有助于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推动学生内心的强化过程。这不仅有利于高等艺术院校突出自身办学特色,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艺术育人的全过程,更有利于逐步构建起具有艺术院校特点的协同、有效、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萨克斯管重奏课程思政有助于进一步发挥萨克斯管的音乐育人优势,完善学校整体课程思政育人体系[6]。
(三)有助于创新萨克斯管重奏课程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萨克斯管专业学科全面发展,将萨克斯管重奏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有助于萨克斯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能力特点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例如教师会在教学中引入古典、爵士、民族等风格的乐曲进行教学,为学生今后演奏素养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7]。以“融入、互动、体验”为宗旨进行教学,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当前高校萨克斯管重奏教学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审美教育作为教学培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可以利用音乐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三观”。
(四)有助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
首先,以“融入、互动、体验”为引导优化萨克斯管重奏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提升其重奏合奏水平。其次,萨克斯管重奏课程思政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发展观,通过对红色经典作品与中国民族元素作品的学习,实现爱国思想与音乐有机结合,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完美融合,实现音乐与思政的统一,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实现音乐与信仰的融合。
四、“融入、互动、体验”的萨克斯管重奏教学优化的具体策略
(一)将“融入、互动、体验”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培养目标之中
专业教学培养目标本质上就是学生通过课程教学应该实现哪些方面的提升和进步,明确教学目标有助于广大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参与到相关教学活动之中。相关教师首先要将“融入、互动、体验”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培养目标之中,要使学生对于萨克斯管重奏学习更多源于自身兴趣,避免被动性学习[8]。在整个教学规划内容中,不仅需要专业课程的科学规划,还需要加入课程思政板块;既要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又要注重思政元素的融入。另外,将授课内容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课程中,以达到育人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正确的“三观”、科学的学习方法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来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音乐素养,以及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的精神和信念。
(二)创新萨克斯管重奏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
萨克斯管重奏是高校萨克斯管学习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重要环节,它要求每位萨克斯管演奏者要在音符长度、音准等方面形成高度的默契和统一,这就需要演奏者要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进行长时间的共同练习。在融入课程思政理念之后,教师也要对原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
首先,在教学方式上,增加公开课、专家课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如在课中放映革命电影,使学生感受电影音乐,并着重介绍萨克斯管中国作品与经典改编作品,让学生听到每首作品的同时,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时代背景,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学习中国作品的热情。还可以定期邀请专家进行红色历史讲座,邀请优秀作曲家对红色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歷史背景进行解析,让当代大学生感受革命年代的热血情怀。另外,加入科研总结部分,让学生在讲座与公开课后,参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整合思路,撰写学习心得与体会。
其次,在教学策略上,可以根据课程思政目标,扩大教学曲目的范围。如可以将中国重奏作品、经典改编中国元素作品、戏剧音乐、中东欧地域元素音乐等融入教学内容之中。笔者在近几年累积了数十首不同风格的作品,开展了数场具有不同风格的艺术实践音乐会,为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等音乐素养。另外还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音乐文化观和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运用自身的音乐知识和能力进行创演活动,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
(三)将多媒体教学充分运用到萨克斯管重奏课程思政教学之中
教师可以在教学培养中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高效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如通过视频播放红色革命题材音乐作品等,提升学生对中国音乐作品的赏析与理解能力。在充分掌握学生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小组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更多的中国经典音乐作品,小组成员可选取一首作品进行和声与曲式结构的分析并尝试重新编配,这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也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习作风,勇于探索、坚韧不拔的钻研精神,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优良品德及分工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丰富萨克斯管重奏课程思政实践教学
学校首先要制定针对课程思政教学环境的萨克斯管重奏团演奏计划,并在此基础上组织相应的课程思政专项艺术实践活动。活动的规模可以是多样化的,例如可以在日常排练教学过程中组织某几个特定声部的某些学生进行专项演出,如红色经典音乐普及音乐会、“奏响中国”公益演出等;也可以举行面向全体师生的以一周为周期的思政公开课。其次,以学校的艺术节等作为萨克斯管重奏课程思政专项艺术实践教学的依托,有助于使全体师生参与其中,也有助于红色音乐作品的推广,进一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其学习积极性[9]。另外,重奏团还要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外红色讲演实践活动,如红色经典作品讲演音乐会、公益演出等,向更多人展示本校萨克斯管重奏课程思政教学培养成果,使之成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思政名片。
(五)加强萨克斯管重奏课程教学的思政引导
音乐德育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思政教学开展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充分挖掘音乐艺术作品中所具有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内涵,向更多的人传递正确价值观等正能量内容,从而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思想政治素养。教师在进行萨克斯管重奏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也要将思想政治引导应用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首先,在课程作品的选取方面要进行更严格的遴选,要选用更多具有正确价值引导、能够反映不同地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的经典作品或带有民族元素的中国原创作品等。其次,要对学生的演奏过程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了解“学艺先做人”的道理。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明白“量变引起质变”的学习过程,要通过深入讲解教学曲目中蕴含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等教育中课程思政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要求高校萨克斯管重奏教学也要积极顺应当前课程思政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性的教学探索和实践,针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和音乐素养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在萨克斯管重奏课程教学中的实际体验,实现学生应用能力、协作能力、艺术创造能力的同步提升。同时,高校萨克斯管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也有利于学生全方位提升综合素养与艺术修为,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审美。其中,萨克斯管重奏课程作为高校萨克斯管课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门课程,课程思政的融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合奏重奏技能的同时,进一步理解“严管厚爱”,做到“德艺双馨”;“学艺先做人”,艺术修养高于艺术本身的艺术价值观。
- 上一篇: 基于“四要素”的高职课堂教学诊改标准构建研究:为高职教育质量提升赋能 2025-02-11
- 下一篇: 2022年第21期·“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教学的探索实践 2022-07-08